又到了父亲的生日,照例将小播放器摆放在他的照片前,播放出他喜爱的戏曲音乐。
我忍不住又流下眼泪,父亲离开我们已经有两年多了。
与家人念起他在世的点点滴滴时,父亲生平对我的教导与关爱就会在眼前浮现......
我娘家那座面积不大的楼房里,有一层是专属于父亲的,屋内的一面墙上,挂满他早年在越剧团里工作时的行当,有二胡、京胡、月琴、鼓板……
父亲生前最大的爱好,便是捣鼓他的这些宝贝乐器。常常会独自一人,在屋里一坐就是大半天,拉起乐器、闭上眼睛、和着曲子、摇头晃脑陶醉其中,任母亲怎样叫他吃饭都不搭理。
小的时候,父亲就会这样拉着曲子给我唱儿童歌曲。
长大后唱邓丽君的《小城故事》、《月亮代表我的心》......再到后来,在父亲的指导下,我开始和着他的伴奏学唱越剧。
因为不会地方方言,我咬字不准,唱得极不专业。
“不对不对”,总是在练习中,父亲的伴奏会戛然而止。
“这样的唱法跟唱现代歌曲有什么两样,你应该这样......”
父亲放下拉着的弓,挥动着右手、哼着调子,像一位严厉的老师,一遍又一遍地为我纠正。
那段时间,在父亲的调教和熏陶下,我的演唱可算是有了点戏曲的味道。
我们这对父女档于是时不时合作,开启家中自娱自乐的模式。
播放器里唱段又响起来,是红楼梦中的黛玉葬花,我和着调子亮开了嗓子:绕绿堤,拂柳丝,穿过花径......只是,没有了父亲的伴奏,曲子显得更加凄凉冷清。
父亲一直是个思想活络,脑袋瓜子不安分的人。八十年代停薪留职政策出来的时候,父亲不满足于拿死工资,他勇敢地离开了所在的体制单位,开始自己创业。
父亲在城区内开了一间酒楼,正是市场经济开始的年代,酒楼的生意很好。
那时我正上高中,课余时间几乎都会呆在酒楼帮忙。父亲常会在这个时候给我讲许多经商的门道。
他告诉我:我们干的是服务行业,一定要有顾客至上的理念。面对顾客要随和亲切、笑脸相迎,让客人如沐春风、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干活的时候,动作不仅要麻利,还得保质保量、见啥干啥,那怕是垃圾也要顺手捡起。给客人留下好印象,才会再有回头客。
有次为了方便,我拿一块装过熟食的盘子装菜给顾客,结果父亲当着店里员工的面,对我大喝一声:盘子没洗干净拿去装菜,会窜味的,你这样让顾客发现了,不是砸自己招牌吗!
我无比羞愧,在父亲严厉的目光下改正了错误。
那两年,在父亲身边的所见所闻改变了我许多,当年高考,自己选择就读商业学校,我想应该是有段从商经历的影响吧。
父亲到了晚年,身体大不如前。由于常年烟酒的摄入,父亲在七十岁时患上了哮喘病。
每到冬天哮喘发作时,他行走不便,上楼梯更是艰难。常常上气不接下气,总是要用家里的制氧机来维持正常的呼吸。
为了让患病的父亲晚年能过得轻松些,我跟弟弟开始着手购置电梯房。
可是父亲却没能等到我们入住的这一天......
我还记得那个夜晚,我陪父亲站在离我们购房的小区不远处的桥上聊天。父亲确认我们买的电梯房位置时,他说:当然是住高层楼房好呀,站的高才能看得远!
然而,就着月光我能看到父亲脸上暗然的表情:老爹我不知道能不能等到搬进去住了。
父亲感慨:如果身体好,可以出门的话,我多想再去老家的戏班子走走,去感受一下那种热闹的场面。
说这句话时,父亲的目光迷离,脸上闪现出淡淡的微笑,仿佛回到了那些跟戏班子兄弟姐妹在一起的日子。
一周后,在那个闷热无比的凌晨,父亲静静地走了,没有给我们留下任何麻烦。就像他生前给我们的爱护一样,大树一般让我们在绿荫下一直受保护地成长。
父亲浓浓的爱,既使在他离开了我们的今天,依然滚烫地烙印在我们每一位家庭成员的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