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大学虽然已经没有每日写日记的习惯了,但时不时振奋,时不时沮丧,那个时候我总会拿起笔在A4纸上洋洋洒洒地写上一大片。
以往常常是手写,但今日还是选择用了word来记录。
纸张不易保存,很容易就不见,记日记的顺序也有些混乱,用电脑记录就没那么多的坏毛病了。
今天的有感而发也是关于创新创业大赛的事。
大学的一年已经轻而易举的过去,我或许没有抓准了机会利用时间参加比赛。
我总觉得我大一已经够利用好时间了,已经做了很多事了,但是和别人一比,简历上参加的大型比赛那栏空荡荡的毫无竞争力。
大一我一次就过了四六级,成功成了入党积极分子,也拿了一个企业性质的奖学金4k,就连高考后一直想的写一本小说也成功发表了,暑假又参加了实习。
我的大学目标表里成功的打上了5个勾。
这么看着好像挺好的,大一一年没白费。但是实际上很多人都轻而易举的实现了,甚至拿了更高的奖学金,参加了更多的比赛。
创新创业大赛人家大一就跟着学长学姐参加了,还拿了奖。那时候的我呢?一眼扫过比赛消息后,就认定此事与自己无关了。
目标是保研,考研,次而是选调生,考公,再不行就直接工作。
为了这些立下的目标,我的每一步都要与之相贴。
去北京交流的机会,权衡利弊下,我不要了;创新创业大赛来了,不管输赢,我都得开始参加了。我要多参加点比赛,才能有竞争力。
于是,“自闭人小饼干”被迫跳出舒适圈,开始做自己格外抵触的与人交流合作。
也没那么多下定决心就能做好的事,现实早就给过我教训了。
我写小说的时候也不是这样吗?饱含热忱的将自己的作品发在网上,签了约,保持了日更,也没什么人在乎。
好在我一开始的想法不是为了什么一本成神,不然我肯定整天期期艾艾的,影响自己的现实生活。
我写小说的目的就是写我喜欢的人和喜欢的故事,满足我自己从小时候就有的写作梦,如今实现了,真的也挺好的。
没什么人看的时候,心里多多少少会有点难受。就像是我把我喜欢的东西捧出来,没人喜欢一样。
但怀才不遇什么的,也没到这种程度。我第一次写的东西,肯定没有那些下了功夫研究的文学底蕴深厚的作者那么好,也不能比。
这么想着,心里的不忿也烟消云散了。
对于这些比赛也是一样,创新创业大赛不是你参加了就可以拿个校级或者省级的奖,我只想着无论如何现在必须开始行动了。
至于反响如何,时间会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