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开展好校本教研,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搭建了一个学习平台成了我校的又一特色。(教师的专业化成长的培养也是我作为今天的一个重点来说吧)。
在全国推进素质教育,大型课堂教学改革之风的今天,各地校长纷纷外出学习,参观,考察,研究,收获成功的学校有,更多的校长是在听报告时很激动,回到家就不动了,要么是教改一阵风,我也在网上查了一下,查了全国的小学实施课改模式化的教学很少,其中:联山湾的所谓课堂“271”法则“2是指教师讲课控制在总课时的20%以内,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时间要提高到70%左右,还要留有10%的时间对教学效果进行测评,温故而知新。”其实也就是说把属于学生的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在合作讨论中获得知识,只有这种知识才真正属于学生自己的。永威学校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等等确实高效。更多的是一些学校校长学习回来后就一味的效仿,从杜郎口回来,自己的教室里也成了黑板墙。有的甚至小学的校长带领全体教师们学习初中的模式,回来后也去模仿,到了咱县一中初中部,回去后,学生也面对面坐着。坐着干什么呢?最终感受就是热热闹闹一阵子,就偃旗息鼓了。有的甚至弄得教师们都不知道该用什么方法去教学了,真正成了邯郸学步,东施效颦了。
我在2005年时也曾对语文教学,尤其是高年级的阅读教学感到迷茫过,当时那一阵子的语文教学学生反复读,表演读,学生读得绘声绘色,一节课下来收获是什么?语文教学就是字词句段篇章的教学,达到“听、说、读、写、用”的目的。试想一所学校摸索着总结了十几年,积淀了很多的课改文化哪能是让我们信手就能拈来的?面对种种现象,我大胆的给我们教师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在新课标的指引下,我们不跟风,不随波逐流,把自己的思想融入教学中,上好属于自己的常态课,上出自己的特色。家常便饭最养人,教学也应该是这样的。我们说的常态课,指的是教学基本是常态课进行的,常态课是朴实的,新课程背景下的常态教学,就是摒弃一切形式主义的东西,没有花拳绣腿,没有矫揉造作,有的只是自然状态下的真实呈现,不会因过滥、过繁、过度的的雕琢和宣染而喧宾夺主、本末倒置;常态教学不是生搬硬套名人、名师的教学成果,而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结合本校教育资源条件,生源情况,教学更趋于实际,注重实效。
常态课也应该是高效的,新课程背景下的常态课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尊重学生,关注学生,真正为学生着想,在尊重学生,关注学生的基础上,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上好每一节常态课,节节追求优秀,从而真正提高我们的课堂效率。
上好常态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我给我们的教师们这样鼓励:再优秀的教师也不是节节都精彩,在一般的教师也不能节节都失败,重要的让教师们追求精彩。我们要发挥每一位教师的力量,展现每一位教师的精彩,一个教师的精彩加上一个教师的精彩就是我们全校的精彩。
学校要着手于校本研修。校本教研必须强权推进,校长要率先垂范,成功在于坚持,我们从2005年开始,为了给教师搭建平台,我给教师们阐明了我的观点,每位教师把困惑你已久的问题提出来,大家帮助你解决,或在教学中和班级管理上你的独到经验介绍给大家,大家在这个研讨的过程中相互学习,这就是属于所谓的校本研修吧。这种校本研修的形式也是个新生事物(当时在我们学校),大家不知该怎么表达,即使略知一二,也羞于表达。我鼓励教师们多说、学说。一个学期下来,我感觉效果不明显,为教师的成长搭建这样的平台是不是行不通啊,但还总是默默的做着这样的工作,有时,真的很困惑,总想把学校搞出个名堂,却又不知走哪一条最为快捷,总是在摸索中前行,但我清楚地知道:教师的成长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只要形成氛围,不愁教师不进步。坚持就会成功,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我经常给教师们鼓劲,就这样,一年坚持了下来,一场场轰轰烈烈的校本研讨交流,教师们从一开始的不说、不会说到后来的敢说,对我们的教师而言,的确是有了不小的进步。校本研修也渐渐地风生水起了。校本研修让我茅塞顿开,我找到了指引我们前进的航标--贵在坚持。于是我们又在原来的不定期的开展到每星期一下午的第三节,规定为我们的校本研修的固定时间。记得有一次,几周都忙于事务没有参加校本研修的我感觉好激动。教师们兴致极高,积极主动。研讨的话题也是我几周前给大家提出的:华南师范大学的郭思乐教授谈什么是教学。他说:如果你告诉学生3乘以5等于15,这不是教学,如果你告诉学生3乘以5等于几,这就有一点是教学了。如果3乘以5 等于14,那就更是教学了,这时候学生会用各种方法来论证等于15而不是14,就这一问题浅谈你的看法。研修时,因为我们相信每位教师的能力,我们的主持教师不固定,刚开始,有校长随机点,到后来的,校长全权托给业务主任 ,业务主任随机点。当然我会传授给业务主任随机点主持的技巧和方法。达尔文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就是关于方法的知识。主持教师点到了四位教师发言,其中三位教师分别对这三种理念做了详尽的论述,且论述的头头是道。有的教师是从网上下载的,有的是从订阅的《小学数学》上摘抄的,有几位教师说的更好,是从《教育时报》上照抄的。其实我当时就是从教育时报上看到了才提出这个问题的。其目的还有一个:那就是想试探教师是否真的学习了,学了多少,怎样的学习方式……(未完待修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