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成就感驱散屏幕依赖

信息时代,相信很多家长苦恼于怎么戒除孩子对手机、平板等电子设备的依赖。前几天刷到一个高中生的视频,他从自身经历出发,告诉我们很多孩子沉迷于手机,不是对手机本身的痴迷,而是为了获得在现实世界没有体验过的成就感。我对照很多孩子的经历,发现这个孩子说的很有道理。

许多家长焦虑于孩子对手机的沉迷,却往往忽略了关键所在:当孩子在现实世界中找不到引以为傲的闪光点时,虚拟世界的即时反馈便会趁虚而入。戒掉手机瘾的核心,正在于帮孩子在生活与学习中建立起真实可触的成就感。

在学习领域,成就感的培养需要从细微处精心浇灌。每个孩子都有独特的认知节奏与天赋特长,与其用"别人家的孩子"作为标准施加压力,不如耐心发掘自家孩子的优势学科或专属学习方式。对文字敏感的孩子,不妨鼓励他们用文字记录生活感悟,当一篇饱含真情的随笔被老师当作范文在课堂朗读时,这种来自现实世界的真诚认可,远比虚拟空间的点赞更有穿透心灵的力量;对逻辑思维见长的孩子,可引导他们拆解数学难题,当凭借自己的思考独立攻克一道曾卡壳许久的题目时,那份发自内心的喜悦与自信,会让手机游戏的即时刺激黯然失色。

生活中的成就感同样能筑起抵御屏幕依赖的坚固防线。家务劳动是培养成就感的绝佳土壤,让孩子参与做饭、整理房间等日常事务:当他们看到家人津津有味地品尝自己做的饭菜,当杂乱的房间在自己手中变得整洁有序,这种"被需要"的价值感会让他们更专注于真实的生活场景。兴趣爱好的深耕更是成就感的重要源泉,无论是绘画、乐器还是运动,当孩子在兴趣领域收获切实进步——画出一幅令自己满意的作品、流畅演奏一首完整的曲子、在运动场上突破个人最好纪录,这些具体可感的成长会让他们真切体会到:真实世界的探索与创造,远比手机里的虚拟世界更生动、更精彩。

手机瘾的本质,是孩子对成就感与价值感的本能渴求。当孩子在生活与学习中找到了引以为傲的闪光点,屏幕的诱惑自然会逐渐减弱。家长需要做的,是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细心观察者与智慧引导者,及时发现他们的独特光芒,主动创造让他们体验成功的机会。

当孩子在现实世界中收获了足够的认可与喜悦,他们会自然而然地放下手机——因为真实的成长印记,远比虚拟的数字刺激更能滋养心灵、赋予力量。让每个孩子都能在生活与学习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骄傲,这才是戒掉手机瘾最根本、也最长效的方法。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