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说过,心的孤独是最大的孤独。记得张爱玲说过:沾着人就沾着脏……到了晚年,她几乎与所有人都断了联系,唯有文字和疾病相伴,以至老死屋中无人知,是悲也是劫。有人问,她有没有爱过赖雅,我觉得是没有的。她最爱的始终是胡兰成,即便知道他与另一女人在温州生活拮据,却依然寄去自己的稿费宁愿自己身无分文去往国外。她的爱情没有了,她的才情也没有了。她与赖雅至多可以算是生活中相互依赖、陪伴的伴侣…… 但最后的生活,即使捉襟见肘,却也过得心安……
有时,往往更愿意交由文字去诉说。封闭了自己的内心,也就无法藉由文字表达了。她的冷、她的热,都一一藉由文字传达,曾让人潸然泪下的故事,是因为那颗冷热交替的心……
汪曾祺老先生说过:“受过伤的心,总会有痕迹。人的心,是脆的。”人心都是脆的,这的确是没有办法的事。前几天,因为倪妮和井博然的绯闻,重温了一遍《等风来》,却令我泪珠滚滚。莫名地将自己与程雨萌的经历联系起来,始终忘不了那一幕:过中秋节那天,给妈妈打了一通电话,电话那头是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妈妈叮嘱自己要好好吃一顿……电话这边,独自一人,徘徊在街头,听到妈妈的话早已心碎了一地,终于忍不住,哭了。在家人面前,永远无法隐藏真实的自己,因为知道爸妈的爱一直都是那么的无私;电话那头,依然是熟悉的声音:“累了就回来吧!……”累了、撑不下去了就回来吧!这句话一直回荡在耳边,却一遍遍告诉自己“不要,回去我就输了”。看到最后才明白为何电影名是《等风来》,If you are ready, what you can do is just to wait...
我知道,我的心,依然是一块鲜活跳动的东西,当看到令我心酸的事,会难过,会落泪……
汪老说的对,人心的确是脆的。有些人,在爱情里,或许只能碎一次,碎了,就永远碎了。碎了也好,碎了就不再期盼,也不再会有心痛,所以爱玲最后才能归于心安。
虽然明白,最终的归处是心安,却害怕早早地就心安了。心安是一种生活状态,一种纯粹的生活,一壶茶,一本书,一个午后就可以温暖自己;在清淡如水的日子,打理花花草草,给自己煮一碗红枣莲子羹,就觉得无比充实。过早地进入这种状态,只会让自己渐入绝境;没有庆山的才情,所以也不敢有如此妄想。没有经历那些混乱、躁乱不安的日子,又怎能安于这样的状态?心安,远比表象高深太多,就像一些太过用力太过张扬的东西,一定是虚张声势的,真正的心安是内心的安宁,不受其他事物的干扰,是更接近灵魂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