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主题:我亲爱的妈妈
我知道母女关系这件事儿在我和妈妈的眼里根本就是两样。比如,我和朋友们聊起小时候,讲的尽是各种斗争的段子。而妈妈的回忆里,我的叛逆和调皮早已经沉到了河流的下面,她所见只有滟滟水光,美不胜收,尽管彼时她常常被我气得发抖,牙咬切齿说我不是亲生的。
我好像长了反骨,从小就叛逆的不得了,大人好说歹说我都不会轻易服从,着实叫妈妈头疼。现在她只会轻描淡写地说,孩子都会调皮啊,你主意大嘛。听起来好像成了我的优点。其实她一个水瓶座,也是极坚持自己的,所以可想我们意见相左会碰撞出多么激烈的火花,家里整日鸡飞狗跳。
也许是时间的作用力吧,当日斗争的那些鸡毛蒜皮,有些随了妈妈的意,有些顺了我的心,有一些兜兜转转去了它注定的方向。事后看起来,东西之别并没有重要到足以影响我的人生。我和妈妈都在为自己的人生各自选择并负责,没法一起商量事儿,谁也说服不了谁,没有共识。慢慢地,无意义的斗争少了,我们自我修正了接纳的频道,被动地,学习着尊重对方。
妈妈应我的请求,前几年提前退休,从青海来到北京,我原意是希望她能在家陪爸爸,两个人一起帮我照顾弟弟,家里热闹一点,爸爸也轻松一点。谁料她刚来第一周,就赶紧联系当年医学院的同学和老师,第二周就去老师的诊所上班了。之后又被请到别的医院出诊,居然一连七天都在上班,我连着几个月都见不到她。每天早上六点多她就出门,下班到家都要七点多,有时病人多,她就不管时间了,坚持看完最后一个病人才回家。她说,好多病人都是从外地来的,今天看好了,人家就能踏实回家了。
起初我非常不赞同她的决定,担心她的身体吃不消是一方面,担心爸爸一人在家无趣劳累也是一方面。姥姥也心疼她,说赚钱没够身体才最重要。几次病倒时,爸爸照顾她也劝她至少每周休息一天。各路劝说无果而终。妈妈就一句话,我学了一辈子的中医,不给人看病我难受。我们也只好随她去,我能做的就是买好营养品,多打电话,照顾好自己和小家,不叫她额外牵挂。
而我的人生选择,小到上什么大学择什么专业,考研还是工作,恋爱还是分手,大到结婚生子,直到眼前要辞职陪弟弟康复训练,也最终都是我自己决定,自己负责。妈妈说破天也没有用,我们个体差异太大,立场不能统一,随后妈妈也只能闭上嘴巴,用行动心疼我支持我。
现在的状态非常好,在亲密与生疏之间选择一个刚刚好的位置,我们互不介入对方的生活,从不以爱的名义指手画脚,更不会强求。即使母女,我们首先是两个独立的生命,不能互相替代,也不能彼此融合。我和妈妈都无意识地接受了这种模式,今天总结来看,对我的启发非常大,因为我现在也是一个妈妈,我和姐姐、弟弟也都是独立的生命体,我是不是能把这种历经了各种鸡毛与眼泪之后才慢慢觉悟的模式,早早就用在我自己的亲子关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