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阿德勒
阿德勒是个体心理学创始人,与弗洛伊德、荣格并称为二十世纪三大心理学家。
他在家排行第三,从小患有佝偻病,导致体弱多病,后来曾发生两次车祸。三岁时弟弟突然死在自己面前,五岁时患有严重肺炎。阿德勒自己曾经说过,他的童年生活笼罩着对死的恐惧和对自己的虚弱而感到的愤怒。早期自卑感伴随他很多年。
但他没有停留在早期的自卑感中,而是超越了自卑,这正是他思想的伟大之处,也是我想分享的一个主要原因。
本书的作者并不是阿德勒,而是日本心理学家岸本一郎和古贺史健,他们通过一位哲人与青年的对话来阐述阿德勒的思想
这本书最开始给我震惊的一句话是:心理创伤是不存在的。他否定了心理创伤的存在,这一点我非常接受不了,对于我接触到的心理学知识,正是因为创伤的存在,我们才有治愈的可能。后面看解释,才明白什么意思。
弗洛伊德认为心灵过去所受的创伤是引起目前不幸的罪魁祸首,我们称为决定论,可以说因果论。
而阿德勒认为,创伤是我们自己选择的,我们会从过去的经历中发现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决定我们自己的并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赋予经历的意义。也就是说我们将过去经历看作是创伤,而实现我们当下的目的。我们称为目的论。
阿德勒在这里并非否定过去,而是强调我们赋予过去什么意义,过去是客观存在的,而意义是我们主观赋予的。决定人生的是此时此刻。
很多时候我们会为当下的困境找一个借口,从而躲在舒适区里。
很多人把我的童年非常不幸挂在嘴边,对父母怨恨责怪,而当下的生活过的一团糟就有了借口不去改变。
比如有一位躲在自己家中多年的年轻人,他很希望到外面去,像正常人一样上班,但是他患有了一种神经症,踏出家门一步马上就会心悸不已,手脚发抖。按照弗洛伊德的因果论分析,他可能是早年与父母关系不和或者由于在职场受到欺侮而留下心灵创伤。
而用阿德勒的目的论解释是,这个年轻人是因为先有了不想到外面去的目的,然后才会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而制造出不安和恐惧之类的情绪。
一直呆在家里,父母会非常担心,这样可以把父母的关注都集于一身,而且还可以得到父母小心翼翼的照顾,而踏出家门,他则成为茫茫人海中的一员,没有人会重视自己。
所以从目的论的角度解释,他为了不出门为自己制造出了恐惧。
不仅仅是他,我们大家都是在为了某种“目的”而活着。
很多时候当我们陷入某种困境时,可以问问自己,我这么做究竟有什么目的?我得到了什么好处。
一个总把自己塑造为不幸的人,是永远也不会改变的,比如很多人把缺乏安全感,缺乏父母的关爱挂在嘴边,用这些为自己不愿意去改变而寻找的借口,心安理得的继续现有的生活方式。
比如有一个年轻人,梦想成为小说家,但却总是写不出作品。他总是说工作太忙、写小说时间有限,也从未去参加任何比赛。
但真实如此吗?实际上,他是想通过不去参加比赛这一方式来保留一种“如果做得话我也可以”的可能性,不愿意出去被人评价,更不愿去面对因作品拙劣而落选的现实。他只想活在“只要有时间我也可以、只要环境具备我也能写、自己有这种才能”之类的可能性中。或许再过五年或者十年,他又会开始使用“已经不再年轻”或者已经有了家庭要照顾“之类的借口。
他用种种理由,来防止梦想破灭,不愿意去面对可能失败的结果。
其实这一点我也深有感触,我一直梦想成为作家,但是却迟迟不愿意去动笔,不断的为自己找借口,比如还要多积累才可以写,在心里总想象自己可以一下笔一鸣惊人,所以迟迟没有勇气去写,不愿意接受梦想破灭的可能性。
所以阿德勒心理学又被称为勇气心理学,他认为人人都可以改变,我们的人生取决于当下,只有下“摈弃现在生活方式”的决心,不要在为自己不做改变而寻找借口,就可以获得幸福的勇气。
对于原因论和目的论,我的态度是都可以采纳,阿德勒心理学是一剂烈性的猛药,它让我们从自身当下寻找原因,是否让过去所限制,是否选择自由,钥匙在我们自己手中。
勇敢的活在此时此刻,确实需要很大的勇气。
未完待续,这本书可能要分很多篇来分享,下一节聊聊愤怒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