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笑话:说有个穿着时髦的女孩来到了某大城市,随地吐了一口痰,旁边的工作人员立马递上一张罚单,罚款50,女的二话没说,从包里拿了张100元大钞给他,工作人员在包里找了找,发现找不开,于是说:“不好意思,找不开,要不你再吐一口痰?!”。结果女的真又吐了一口,很不屑的看了一眼工作人员,然后大摇大摆的走了……工作人员在后面还说了声“谢谢!”笑话有几分真实,我们不去追究,但是如果我们稍作思考,就会发现这女的她不会有任何负罪、或者说内疚感(如果她不差钱),更不会说对“严禁随地吐痰”制度产生敬畏。
事实上,我们很多企业也在做类似的事。比如最常见的,很多企业对员工迟到执行罚款制,大概是每迟到一次罚款多少钱。结果就是员工迟到被罚款后,就觉得这事就算“扯平”了,反正我也“买单”了,基本上不会觉得内疚,反而觉得公司太不人性,因为迟到总是有理由的。而且常会有“反正都迟到了,索性久迟一会儿”的想法。也就是说罚款成了员工为自己的错误买单,买单了心里自然也就一笔勾销了。
到国内任何一家企业,我们看到的是制度非常多,也不能说不完善,而且看上去都很美、很规范,但事实上这些制度常常行同虚设,或者是因为“人情”的原因吧,制度虽然很严,但常常是折扣执行,甚至差别执行,总结起来,就是制度严格(吓人),执行却讲人性。久而久之,制度就如同摆设,大家都对它视而不见了。我们认为,更好的作法应该是人性化的设计制度,然后严格的执行。事实上,我们还要相信一点,天下没有完美的制度,没有找不到漏洞制度,所以制度的执行,关键还靠员工自觉,这就要求每每制定一个制度时,一定要反复考量制度的人性化,设身处地地为员工着想。如果一个制度看起来不错,但并没有设身处地地为员工考虑,那就要进行改良。
比如说,在方太,曾经用列举的方法,把员工可能犯的错误归纳成ABC三类。A类是最严重的,可能要开除的;B类的属于中档,是要处分的;C类是比较轻的,比如:迟到早退、乱扔垃圾、衣着不规范等。对C类错误,方太原来的作法是罚款二十元不等。罚款的方式很直接,是很多企业通用的处理方式,但方太审视这个制度的时候觉得不对,他们做了修改。把C类错误的罚款取消了,不给员工为错误“买单”的机会,而处理方式改为,直接的主管领导要找他谈一次话,谈话内容很简单,比如:为什么迟到呀?家里是不是有事呀?这也是对员工的关心。
一开始有管理人员担心犯C类错误的人会以前多,但是亲新制度第一年实施下来,虽然员工总体数量在增加,但C类错误的总量比前一年下降了一半。而且后来连续三年,每年都下降了一半。
很多企业都信奉“因为信任,所以简单”的理念,我们发现,真正遵循这个理念的企业,常常很优秀。我们经常讲要给予员工充分的信任,管理不是单纯的控制,更多的是引导、思量人之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