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在河南杏坛网研社听了腾大卫老师的微讲座《借力,为成长赋能》。大卫老师原名腾卫,是一名入职不满五年的老师,他来自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艺名腾大卫,英文名David。你很难想象一个2018年入职淮滨县思源实验学校,一边教课一边担任班主任工作,同时坚持课余时间学习,现在还是新网师优秀学员兼义工,竟然在不到五年的时间内,用自己的努力和不断成长,成为信阳市作协会员,县优秀教师,县优秀班主任。
在很多年轻人懵懂、迷茫、甚至还不知所措之时,腾大卫老师已经为自己的专业成长找到了三条路径。
一阅读。
阅读是教师最好的修行。每天腾老师都会抽出时间读书,寒暑假更是他集中充电的宝贵光阴。2021年阅读过的书籍,一共是15本书共计约400万字。2022年以来所读的书籍,目前共计阅读8本书约165万字。这么大的阅读量让我惊讶不已,而下面的书单更是让我汗颜。
我平时读书都特别怕都专业类书籍或理论类书籍,但是我看大卫2021年的书单,文史哲和教育类都有涉及,2022年也有四本书非常难啃。但是也正是在专业书籍的啃读中,他开始对教育教学有着更加深刻的理解:对于学困生看到更多的是理解和同情;对低效甚至是负效的教学有了更多的警惕和审视;对教材文本分析与教学设计有了更多的逻辑推理与理论支撑。所以,以后我也要加强阅读,尤其是专业书籍的阅读。
二、写作。
正是因为有了阅读的滋养,大卫老师写起来也毫不费力。虽然才写了两年,但截止今日他个人微信公众号更新文字300余篇,其中教育类文字已经突破40万字。教育时报刊登了他的2篇豆腐块文稿;河南省王南名班主任工作室公众号一共刊登了他的7篇教育随笔;大夏书厦公众号刊登了他的1篇一日教育叙事。仅仅在这个2022年,他已经有8篇文章被发表在新网师公众号,其中有一篇《教育写作的行与思》被收录到新网师整理集结有关教育写作一书中。
其实,即使是一个功成名就的老教师,也很难在两年内有如此大的收获,但是大卫老师却做到了。
三、寻找学习共同体。
对于专业成长的意义为什么要寻找共同体?新教育流行一种理念:如果说专业阅读是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去前行;专业写作是站在自己的肩膀上攀升;那么专业交往就是站在团队的肩膀上飞翔。而这里的专业交往就是说的就是学习共同体。滕老师不仅加入了新网师,而且在此之前他还参加了河南教育时报旗下的成长学院,邂逅了一些教育同道中人,果然优秀是相互传染的,也是相互吸引的。
大卫老师在讲座最后问了大家一个问题:你们觉得什么才是决定教师成长的核心要素或者说是根本原因?我觉得是内驱力和自我觉醒,一个人如果没有自我成长的愿望,并付诸行动,所有的理想都是空扯谈。如同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但是大卫却说,永葆不甘平庸之心,是专业成长的发动机。
我突然被“不甘平庸”这四个字震撼了。是的,我们都是平凡的人,差别如何如此之大,只因为优秀教师有一颗不甘平庸的心。他们在我们选择躺平的时候,选择了奋斗。而平凡的教师则选择了躺在自己的舒适区。我记得上次新网师培养对象报名时,老梁问我参加不参加,我说别折腾了,太累。成长是痛并快乐着的一个过程,快乐之前必先承受蜕变之痛,我拒绝承受成长的痛,选择了平庸。英语学习共同体里的孙桂云老师选择了迎难而上,结果不到一个月她就做出了一个优秀的教学设计。承担才能成长!唯有一颗不甘平庸的心,我们才会选择迎难而上!
致敬不甘平庸的大卫老师!也致敬所有不甘平庸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