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我们正经历着史无前例的疫情, 我们正经历着一个黑天鹅事件,它扰乱了所有人的生活。在这个被定义为VUCA时代,就算黑天鹅事件不会经常发生,但各种不确定所带给我们的冲击,恐怕是每个人都必然要经历和承受的。做为一个教练同是又是一个职场人,我也经常问自己:面对不确定性,作为一个的职场人,我做好准备好了吗?
教练提问的一个神奇之处就是有了问题,一定就会有答案,至少会驱使我们寻找答案。我们这个时代有很多伟大的头脑,我喜欢从他们那儿找些灵感。这些天我又重温了3本书:(1)《混乱:如何成为失控时代的掌控者》,(2)《能力陷阱》和(3)《反脆弱》。
三本书的作者都是当代著名的思想家(Thinker),他们看问题的角度以及给出的方案,相比专业人士提供的职场成功法则是有点另类的,但更有启发意义。如果让我说这三本门有什么共性的,那就是世界是混乱的,你如何混得更好?提到了混乱,就让让我们先从《混乱》开始吧。
爬山算法
假如我们玩一个游戏,让你找到我们在这个地球上最高的那个点,但你没有地图,你怎么找?人工智能会怎么算呢?它会这么做:
[if !supportLists]1. [endif]随机选择一个登山的起点;
[if !supportLists]2. [endif]每次拿相邻点与当前点进行比对,取两者中较优者,作为爬坡的下一步;
[if !supportLists]3. [endif]重复第2步,直至该点的邻近点中不再有比其大的点
[if !supportLists]4. [endif]选择该点作为本次爬山的顶点,即为该算法获得的最优解
这种随机性的引入,使得一个人往往能够在短时间之内找到这个最高的点,这就是爬山算法。那这个算法跟我们的实际生活有什么关系呢?
基思的故事
《混乱:如何成为失控时代的掌控者》这本书讲了这么一个故事:美国有一个爵士乐的钢琴演奏家叫作基思,他被一个欧洲的小女孩请到了欧洲去做一场表演。因为基思很有名,现场1400张票全卖掉了。开演的前一天基思看了那个场地,发现这个场地很破,而且那个琴根本不符合要求,而且很多键是坏的,基思表示不想演了。但那个小女孩不答应,恳求基思继续出演。基思最终同意演出了。演奏完的结果是什么呢?就是当天晚上演出的那张唱片销售了350万张,成为了爵士乐有史以来畅销第一名的唱片。原因是什么呢?就是没有人见过一个演奏家如此有激情地弹奏。为什么有激情?因为那个琴太小声不大,基思只能站着弹,而且每一下都是狠狠地砸向那个键盘,跟他以往的弹奏风格完全不同,上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于是这创下了爵士乐销售史上的冠军。
这个故事和爬山算法有什么关系呢?基思原来的水准,很有可能已经到达了一定的高峰。比如说阿尔卑斯山,他已经找到了阿尔卑斯山这个高峰了,但是假如他固守在这个地方,他每一次演出都必须按照他的要求来,不能够出现任何意外,那么他这辈子可能就只在阿尔卑斯山了。但是当命运把他抛在了这个女孩身边,给了他一台这么不堪的琴,他接纳了这个意外。而这一次命运也同时把他抛到了珠穆朗玛峰脚下。
火鸡的寓言故事
我们都不喜欢混乱,但无序却是世界和人生的常态。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被命运抛一下可能并不是你愿不愿意的问题,而是大概率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情。有一个著名的思想实验,就特别生动的解释了老子这句话,这是关于一只的火鸡的故事。火鸡从小生活在农场主家,火鸡每天享受着农场主提供的食物,安稳度日,它以为一直可以这样生活下去,直到有一天,农场主像往常一样走来,却出乎意料地抓走了火鸡,毫不手软的把它杀掉,因为感恩节到了。
如果从职场角度看这个故事,你的解读是什么?埃米尼亚·伊贝拉是全球最有影响50名思想家之一,她的给出的一种解释是火鸡掉进能力陷阱。什么是能力陷阱呢?伊贝拉做了这样的解释:我们很乐于去做那些我们擅长的事,于是就会一直去做,最终将使得我们一直只会擅长的那些事。做得越多,就越擅长。这样一个闭合循环如同吸毒一样,我们深深为之吸引,因为我们的快乐和自信都来源于它。它还会让我们产生误区,让我们相信我们擅长的事就是最有价值、最值得投入时间的。久而久之,那些擅长的事务占据了我们绝大部分的时间,使我们无暇顾及其他更有意义、更有价值的事情。我们就这样被自身的优势,最擅长的技能和观点的期待所禁锢住了,而忽视了这个世界的不确定性和它可能带来的冲击。
你也许也会觉得伊贝拉说的挺有道理的,但结果不总是像那只倒霉的火鸡吧?的确,大概率上我们不会像火鸡那么悲惨,但你还是免不了被扼杀,只是被扼杀的是一个本可以更好的你。
两种生活态度
基思和火鸡故事一正一反和我们讲述不确定性对我们的影响。北大陈春花老师最近撰文说人生际遇并不是由环境决定,而是取决于思维的瞬间。确定与不确定,在她看来是一个有机的组合,确定在我们自己的手上,不确定在环境上,如果我们把确定与不确定两者组合起来,这个不确定会是你的机遇,是你真正成长的来源。
但该如何对待确定和不确定呢?纳西姆·塔勒布提供了一种思路。姆塔勒布精通于数学和投资,他对不确定性的研究是首屈一指的。在《反脆弱》这本书中塔勒布总结了两种不同的生活态度,一种是“观光化”生活,这种生活预设未来是可预期的,按部就班一步一步地完成既定步骤,期望得到理想的结果。与之相反,另一种生活方式是随机漫步型的,对未来没有太多预设,欢迎生活里的随机事件,并挖掘随机事件的背后价值、抓住机遇。塔勒布认为,我们要尽力避免陷入观光化的生活模式,学会漫步型的生活,否则就会让自己变成寓言故事里的的火鸡。
也许真正的顶层的高手是惜惜相惜的,伊贝拉也指出我们都竭尽全力都希望我们的人生稳定可控,按照计划来,但这种对于安全感、稳定性和确定性的过度追求,很有可能会成为我们人生发展最大的障碍和敌人。伊贝拉对职场人士提出了一个和塔勒布极为相似的关点:若想找到职场中的最高峰,你要成为一个“随机应变者”。你要比别人更擅长角色的转变,且在转变时更加自然。你要愿意走出自己能力陷阱,学会自如地适应新环境。
一个躬身入局的攀登者
人类根植于内心的攀登本能,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座自己渴望登上的山峰。电影攀登者有这么一句台词:“也许你一辈子没有爬到过珠峰的山顶,但是你心里一定要有一座山,不一定那么高,但一定要有一个目标。”无论我们想要培养一种兴趣,学习一门技能,或者从事一门工作,我们都希望自己不断改变,并且每一个变化都能将我们推向更高处。然而不确定一直在告诉我们,遇到问题不可过于执着:如果拒绝离开阿尔卑斯山脉,我们又怎么可能来到珠穆朗玛峰?
爬山算法也许是我们可以利用随机性,让自己获得更多成就的一种思考模型。它告诉你最有效地找到你人生最高峰的方法,并不是按部就班。过度地职业生涯规划和过度地按部就班,会导致你的无聊、无趣和发展缓慢。一个人这一辈子当中,都有无数次被命运抛来抛去的机会,如果你能够接受被命运抛一下,在新环境中躬身入局,不断验证和改变,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现实,那是你安身立命的技能,也是是你登上你那座珠穆朗玛峰最佳方式。正如陈春花老师所说,在一个持续变化的环境里,没有人能够预测并藉由预测做出判断和选择,持续而灵活的适应性,是你必须要掌握的能力。
塔勒布认为世界并不希望我们了解它,世界的魅力就来自于我们无法真正了解它,并没有任何一种单一的思考模型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这个世界。在这样的世界当中,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我们应当拥抱波动性,无论是好的还是不好的,要努力从中获益。请记住:如果不觉得饥饿,山珍海味也会是味同嚼蜡;如果不曾努力,你不会珍惜你所拥有的。同样的,如果没有在被命运的抛弄中躬身入局,你永远无法体会攀登上珠穆朗玛峰的成就和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