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不喜欢鲁迅先生,总觉得他这个人脾气不好,天天不是骂这个作家是丧走狗,就是和那个作家打笔墨官司,认可某位作家说他是性格有些偏执的说法,觉得他不大能和别人谈的拢,一辈子都在看这个不服,看那个不忿,为他感觉这辈子——总是不快乐,活的太不值了!
可是随着年龄的增大,却越来越来佩服他如炬的目光,深邃的思想,忧国忧民的情怀,认可他是中国现代最伟大的作家和拥有先进教育理念的教育家的说法。他创作的人物形象,会因为形神兼备的描写,各具独特的典型性、代表性,让人过目不忘,而被人们津津乐道,让人一提到某人,就会想起他与众不同的地方,而成为标杆式的人物。例如孔乙己,可有可无的笑料,之乎者也的迂腐。还有阿Q,祥林嫂等等,在浩瀚文海中,总能散发着独特的魅力,成为某一类人的代表,鲁迅先生借助这一个个个人物形象,表达他对社会多角度的观察,思考,对人性悲凉的认识,对社会人情的冷漠,世态炎凉的抨击,甚而对国民性剖析,乃至于希望通过这一个个深入人心的人物形象,触动麻木的人心,改变国民的劣根性。
今天,重读他的《孔乙己》,我突然有了一种困惑。我怀疑多年以来,我们有没有误读他的文本,歪曲他的意图?鲁迅先生塑造这个人物形象,其根本目的重点是在于抨击那个世态炎凉的社会,那群无情嘲笑弱者的人吗?还是孔乙己作为一个落第的知识分子形象,他的所作所为,是造成他悲惨的命运绝大部分的原因,鲁迅先生是抨击这一类人,然后才是其他的人,乃至他们构成的社会。循着文字,走近孔乙己,让我想起了一句话:自作孽,不可活。
当然 ,我们先跳出文本,思考一个问题,多年以来,在阅读朝代更替时的一些作品,有没有落入一种窠臼:想当然地就给作品扣上一顶帽子,反封建,反社会,反科举制度。似乎艺术作品不是来源于生活,表现生活,引发人们的冷峻的思考,而是“反、反、反”的喧嚣。
例如科举制度,固然有它不合理的地方,没有像龚自珍渴望的那样“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但其实封建社会有其多种多样选拔人才的方式,并不是唯此一端,关键你是不是人才?细思恐极,科举制度和现在的高考制度有什么大的区别呢?我们今天争执来争执去都认为高考虽然弊端多多,但是作为普通人能够改变自己命运,实现自己理想和抱负的一个至少还算公平竞争的途径,都实在不能废止。那我们就不能完全抹杀科举制度的功劳,一味地把它丑化。毕竟,错在醉心功名利禄的人。
让我们走进文本,来看看鲁迅先生塑造的这个人物形象孔乙己。我们讨论人物形象,不能天马行空,脱离文本,要通过品析文字,了解人物,才能了解鲁迅先生塑造这一人物形象的目的。
首先来看孔乙己其人,来看看这个穿长衫而站着喝酒的唯一的一个人的外貌:他身材高大,青白的脸色,皱纹间总也少不了的伤痕,花白的胡子,长长的指甲”;他典型的穿着是“一件长衫,又旧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洗也没有补”。身材高大,屡试不中,假如他能转而靠力气吃饭,也是具备谋生的条件的。但是,他看不起卖力气的人,从他不肯脱掉的长衫就可以看出,他是多么留恋读书人的身份。那你就帮人抄书好了,写的一手好字也是你的优势。可是,我们来看看他的行为:
好喝懒做,帮人抄书,经常连人带书一起失踪。能让人抄的书,自然珍贵,拥有书的人自然不想失去。孔乙己倒好,人家给他提供就业的机会,他倒把人家的孤本给拿去卖了。这让人可怎么对他?说读书人考上了就冷酷了,翻脸不认同行人了,这是读书人的行为吗?还要强词夺理:“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吗?”“君子固穷”,这是君子的行为吗?一个屡教不改的惯偷犯,如此不务正业,还怪别人嘲笑他吗?
一件长衫,鲁迅先生用了一句话描写,还用了一个猜想:似乎能十多年都没有洗过,也没有补过。我们透过这句话来想象这个人,可见人是多么懒惰,邋遢。穿着长衫,站着喝酒,怎么看都是不伦不类。既不属于飞鸟也不属于兽类,二国不收的尴尬身份。说短衣帮看不起他,取笑他,短衣帮说的不是真事吗?偷了何家的书,被吊起来打,打完了还有脸来“要两碗酒,一碟茴香豆”,还要在短衣帮面前显摆:排出九文大钱。还要自欺欺人地说自己“窃书不算偷”,这类人怎么配得到别人的同情?
一个老男人,不事稼穑,不务正业,留着长长的指甲,不男不女,好喝懒做,偷窃成性,他是自取其辱。“排”开九文大钱,很明显这是故意在短衣帮面前显摆。短衣帮们也不是吃素的:就你这模样还瞧不起我们?我们至少自力更生,不做偷偷摸摸的丑事。梁启超说过,世上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要你能做好本职工作,就是世上第一等人。短衣帮所以能理直气壮。而孔乙己呢?
小伙计也瞧不起他:要饭一样的人,也配考我么?是啊!你有空记得“茴”字有四种写法,茴字有几种写法,有什么意义呢?难怪小伙计扭头走开。这一个细节写出了他迂腐诚恳的一面,而给每个孩子一颗茴香豆也显出了他温情善良的一面,从不拖欠写出了他诚实的一面,这个可怜又可笑又有点可爱的形象被鲁迅先生塑造得如此丰满,给人如在眼前的感觉,表现了先生哀其不幸,悲其不争的态度。当然争是争气的争。
如果这种人如果出现在我们生活中,你还能责怪世人的冷漠和和世态炎凉吗?
上帝只救赎自救的人!孔乙己,他的性格决定了他的命运:自作孽,怎么还能活下去呢?就像我们现在,考不上,你可以不考,条条道路通罗马。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不要用君子固穷这句话来自欺欺人,惯偷成性,好喝懒做,非君子。
鲁迅先生设计让一个不谙世事的孩子来观察这一切:掌柜的耍奸作假,大伙儿无聊的地取笑别人,获得快感,所有的人不关心孔乙己的死活,结尾用一句:大约的确死了,交代他无关痛痒的结局。不能不让我们喟叹。不过,如果让我们设身处地地来想一想,设若身边有这么个人,对于他的死,我们会怎么想呢?会怎么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