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公司临近年末绩效评审,因为涉及到年终奖的发放, 所以我们组织的客观严禁,甚至可以说小心翼翼,但总有不太满意的部门同事。近期有位技术大佬(核心骨干)找上了公司领导层,大体意思是觉得评审结果不太公平,要求改绩效,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如果不调整绩效,他短期内就会离职,反正能力和背景都很强,根本不愁下家。当时那位高层跟我们反应的时候,表达出来的意思就是不接受“胁迫”,哪怕他负责了明年战略布局的一部分,也要把他优化掉,不能开这个“漫天要价的先河”。我给高层讲了下面的故事:
请输入图片描述
看过《万历十五年》的朋友都知道,万历皇帝基本上是“从此君王不早朝”,“暗中观察”大臣、文人、阉党进行各种权力斗争、博弈谈判。在这样的大明王朝里,最经常上演的戏码有这么几种:
清流死谏,只为青史留名!巴不得朝廷动手,成全自己的一世英名;
朝廷栋梁要告老还乡,“陛下不允许此事,臣只好请辞回家,请陛下另请高明”;
朝中群臣长跪不起,需要万历皇帝给个妥协,否则就跪至天明;
没错,皇帝也会被胁迫的,虽然一言九鼎,拥有生杀大权,但还是会被群臣胁迫,做一些本身不愿意做的事情,甚至是家中大事。更何况一家公司一位老板呢。
请输入图片描述
那么就不处理了,任由核心骨干胁迫作妖?并不是,我觉着在这件事情上,先定性再处理,最后要“补牢”;
定性——“如此要价,实非我愿”还是“此时不要,更待何时”
很多高层面对所谓胁迫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权威受到了冲击,然后一拍大脑,以“咱们不能开先例”为由就要优化掉这位同事,这已经是很感性地在做事了。有一句老话说的好“事出反常必有妖”,还是冷静一下做个复盘,如果HR部门也毫不犹豫的优化淘汰这位同事,那不也是被高层以道义所裹挟做事了么?也要找这位同事聊一聊,看看到底是什么情况,换个角度,虽然这件事情造成了不太好的影响,但仅限手段比较过激,但这件事情初衷是否合理?让我们侦探一番,我能设想到的动力不外乎几点:
如此要价,实非我愿:这位核心员工入职之后,一直被压榨劳动力,兢兢业业且不善言辞,高层觉得他比较好说话,一直压着他的薪酬和绩效,因为项目就是他的“亲儿子”,所以他也一直舍不得走。但老实人也有抓狂的一天,所以在当下,终归还是情绪暴发了,用视死如归的心态去争取一份自己的既得利益。但因为是技术哥,也掌握不好尺度,搞的大家都比较僵,如此要价,实非我愿,若非相逼,何至今日;下文我们叫“委屈要价”;
请输入图片描述
此时不要,更待何时:这位核心员工入职之后,跟公司的磨合一直非常顺利,公司也按照对标市场较高的价位开出了对应薪酬,公司基本上做到了“互相成就”,但是当这位员工获得核心职位时,他就开始膨胀了,想要争取利益的更大化,甚至有些不择手段,甚至以核心项目的成败做为相应的威胁。正所谓,此时不要,更待何时,宁可负公司,不可公司负我;下文我们叫“漫天要价”;
处理——分类讨论,分类处理
委屈要价:我会建议公司要“善良”,骨干不易,且行且珍惜。能在一家公司,收到不太公平的对待之后还能坚持到带领核心项目,实属不易,无论从能力、抗压来说,都应该是中上之才。如果客观的评价这位同事,本就应该给到相应的报酬,那此时不给,更待何时?不但要给到报酬,更应该给到公司级别的赞扬和认可,他,值得这个薪酬。
请输入图片描述
漫天要价:预做最坏的打算,特别是该员工当下的薪酬影响到公司的薪酬架构,也超过市面上能力对应的薪酬分位,本身要价及其不合理,由手段及其低劣,那就真的是坚决不姑息容忍。一边同员工协商,同时也紧急启动可以快速上手的外招和内聘,哪怕最后他真的去市面上看机会了,也会大概率碰壁,就自然而然的偃旗息鼓了。有了可以上手的人员之后,快速交接替换,对他降薪处理或者优化。这种通过不良员工威胁加薪的特例口子,千万不能开!
补牢——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这件事情虽然发生了,而且咋么处理都会给双方造成一定影响。但公司或者HR部门更加应该反思的是,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复盘一下,至少在组织机制上能有一些具体的影响:
选:甄选的时候,鉴别出不踏实心浮气躁的人,并且尽量匹配到候选人能力的薪酬;
育:培养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好企业文化的宣贯,如果使命愿景价值观等三观不符,不太建议放到核心岗位。
用:进入核心岗位的时候,一定要做好储备的培养,基本上每个核心员工都会有一位确定清楚的后备人员,防止关键岗位流失带来的极大影响;
留: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并且给到“合理丰厚”的报酬,让员工拥有自我实现的条件及对公司比较高的归属感。
请输入图片描述
点一波关注掌握一些规律,欢迎留言讨论,让自己要越努力,越幸福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