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世不看郭子仪,莫说潇洒走一回

处世不看郭子仪,莫说潇洒走一回

杜甫赞:“郭相谋深古来少”“独任朔方无限功”

史臣称:“富贵寿考,繁衍安泰,哀荣终始,人道之盛,此无缺焉。”

后人评价:“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不愧为中华历史上最完美的名人。”

这些都是说的大唐名将郭子仪。

这个几乎无差评的人生赢家,以绝世之才华,满腹之韬略成为中唐夜空最亮的星,照耀着岌岌可危的唐王朝平顺多走了一程。

他不仅是一名大将,更是一个处世楷模。

处世不看郭子仪,莫说潇洒走一回。

那郭子仪堪称完美的一生是怎样炼成的?

出身名门的高富帅

郭子仪,出身名门,体貌秀杰,是标准的高富帅;

更要命的是人还聪颖好学,是登科及第的武状元。

郭子仪深受其父郭敬之的影响,勤以修身,忠以养德。

是历代状元中唯一由武状元位至宰相者。

这与其修身齐家、老练处世是分不开的。

不抱怨的处世最幸运

安史之乱是郭子仪人生的转折点。

安史之乱爆发,郭子仪被封为节度使,他奋勇杀叛军,收复失地,被封为代国公。

凯旋时,肃宗亲迎:“虽吾之家国,实由卿再造。”

后相州兵败被诬陷,初失兵权。

再次被启用时,又遭妒,再次失权。

如此反复的人生,郭子仪从不抱怨,用则尽心,舍则干脆。

却也收获了“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完美人生。

不计较的仕途最圆满

名将功多皇室忌。在诸多功臣遭妒陷害的中唐,郭子仪也未能幸免。

其中就有宦官鱼朝恩。此人就常在背地说郭子仪坏话,坏郭子仪事情。

更有一次,鱼朝恩派人挖了郭子仪家的祖坟。

要知道,封建社会被挖祖坟是很严重的事情。

是可忍孰不可忍?

在大家都以为郭子仪会血洗全城时,郭子仪出乎意料地面君号泣:“臣久主兵,不能禁士残人之墓,人今发先臣墓,此天谴,非人患也。”

也就是说,郭子仪祖坟被挖,他进行的是自责,而不是怪罪别人。

郭子仪不计较,将大事化小甚至化了。

这屈可不是一般人能受的。

鱼朝恩还诋毁、离间过郭子仪,郭子仪都拿非凡气度以诚相待。

后来,鱼朝恩邀请郭子仪至章敬寺,郭子仪被告之“朝恩谋不利于公”,郭子仪仍仅带家仆数人前往。

鱼朝恩终被感动,流泪道:“非公长者,能无疑乎!”与郭子仪握手言和。

任尔东西南北风,我自不计较,一块绊脚石变成了自己仕途的助推器。

不贪婪的人生最完美

代宗欲加授郭子仪为尚书令,郭子仪坚决推辞不受。

这就是知止知足,不贪婪。

所谓伴君如伴虎。中国皇帝自古就有诛杀功臣的传统。

韩信死前也感叹:“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

而郭子仪却既能立不世之功,又得以功成保身。

这与郭子仪不贪婪、知进退不无关系。

朝廷用时尽忠尽勇尽才智,不用之时无怨无悔无多言,淡看身外名利权势,才能以退为进,鼎立四朝终不败。

对子严苛以齐家

说到对子严苛,不得不说起人尽皆知的醉打金枝。

郭子仪大寿,子婿皆来拜寿。唯六子郭暧之妻生平公主未至。

平日,生平公主就自恃金枝玉叶,蛮横娇纵。

郭暧心中怒忿,趁醉打妻,并骂:“倚乃父为天子耶?我父嫌天子不作。”

公主愤啼,奔车奏之。

尚父拘暧,自诣朝堂待罪。

上召而慰之曰:“不痴不聋,不作家翁。”

简单说,就是郭子仪大寿,六儿媳觉得自己贵为公主未去。

驸马郭暧又愧又怒,回去打了公主并骂道:“你以为你老子是皇帝就了不起!就可以不来拜寿吗?实话告诉你,我爹是不稀罕当,想当,这天下还姓李吗?”

升平气得半死,向父皇哭诉。

代宗安慰女儿:“你丈夫说的都是实话,如果你公公想当,天下就真姓郭了!”

郭子仪知道后,立马把儿子绑了送进宫,请皇上治罪。

代宗说了句:“小夫妻琐事,就当没听见,何必认真?”

回家后,郭子仪还是把儿子暴揍了一顿。

如此严苛对子,才有满床笏的佳话。

待人良善谓做人

诗仙李白大家都不陌生,他调戏,哦不,戏弄杨贵妃也有所耳闻。

正如人人都有闪光点也有不足,李白在诗歌上造诣极高,却是政治上的弱智。

李白跟着永王叛乱,为其写诗做歌谣,大肆歌颂。

皇帝不爽:“老子累死累活打江山,搞统一,你唱嗨歌,搞分裂,你能耐呀!”

当下起了杀心。

郭子仪听说后,赶紧规劝皇帝:“陛下,这哥们搞文学的,缺根筋,偶尔脑子进水,可以理解哈。写诗还是不错的。而且,我们泱泱大唐不杀这一介文艺青年,放了他吧。”

皇帝一想,也是啊,犯不着,算了吧。

侍君忠厚传家久

安史之乱爆发后,大唐帝国外重内轻、承平日久的问题凸显。

郭子仪被任命为朔方节度使,全力解除安禄山对太原的威胁。

后又深入河北,以一己之力稳定天下大势。

重创安史叛军,一时间威震天下。

在深受猜忌的情况下,郭子仪依然一心为国,因此被赞为"再造大唐"。

后来,作战环境恶劣,又忍辱负重,先是惨淡经营,进而收复了长安、洛阳两京,接着与李光弼通力合作,最终彻底击败安史叛军,恢复了大唐天下。

不管身处何种境地,是不是手握重权,郭子仪都以忠厚之心侍君。

做臣子,他忠贯日月,此心无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

真正做到了“呼之即来,挥之即去”。

但不管怎样,郭子仪都是赤胆忠心。

退敌勇谋称神人

公元765年,回纥、吐蕃进攻大唐,节节胜利,势如破竹。

一路打到郭子仪镇守的泾阳。

当时,唐军人数与敌军相差甚远。

无法,只能智取。

郭子仪只身入回纥大帐。

曰:“诸君同艰难久矣,何忽亡忠谊而至是耶?”

“吐蕃本吾舅甥国,无负而来,弃亲也。马牛被数百里,公等若倒戈乘之,若俯取一芥,是谓天赐,不可失。且逐戎得利,与我继好,不两善乎?”回纥首领应允了。

吐蕃见回纥、郭子仪单独会面,心中起疑,连夜退兵。

郭子仪派兵与回纥追击,大破吐蕃,化险为夷。

这就是郭子仪单骑退兵的故事。

简单说即是,

大敌当前,几无胜算。郭子仪只身一人来到回纥营前,放下刀枪,卸去装备。

郭子仪与回纥首领谈话:“你看,你们打到我的地盘了。我那么牛逼,我的实力你也知道的,你们打不过我的。你们不就是缺东西嘛,这样,我帮你们一起打吐蕃咋样?抢谁不是抢嘛?”

回纥人一听,“卧槽,有道理,抢谁不一样呀!”

然后一起暴打吐蕃。

吐蕃只剩一脸懵逼了。


唯有如此善于处世,才能过如此潇洒的一生。

唯有如此才做到了“功盖天下而主不疑,位极人臣而众不嫉,穷奢极侈而人不非之。”

唯有不抱怨、不计较、不贪婪,方能开启那犹如开了挂的完美人生。

唯有良善、严苛、忠厚、勇谋,才可获得“诚大雅君子,社稷纯臣”的美誉。

生前就被尊为“尚父”,享尽荣华富贵;后代更是“八男受爵黄金印,七婿封官碧紫微。”

处世不看郭子仪,莫说潇洒走一回。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忠勇爱国力挽狂澜 ............唐代爱国名将郭子仪的故事 ...
    宏昌居士123阅读 6,367评论 0 12
  • “安史之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大事件,也是唐朝由盛转衰的拐点。 但是,日渐式微的唐王朝国运却因为一位旷古绝今、力挽...
    My_knife阅读 4,485评论 0 0
  • 晨读南师《老子他说》,至“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一节,不禁为中唐一位职场达人郭子仪拍案叫好,百度之,更惊...
    丙超阅读 9,442评论 0 1
  • 最炎热的盛夏,头顶上直射而下的阳光每一寸都仿佛冒着“丝丝”热气,大开的大门与堂屋之间,没有一丝风。院子里的狗“哈哈...
    蜀中七月zzz阅读 2,555评论 0 0
  • 2017年4月4日 星期二 晴 今天妈妈和姥爷一起叫我起床,他们叫了半天我都没醒来,然后我就起来了,起来的时候,我...
    161d968e601f阅读 1,351评论 0 0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