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前写了一篇爆文,阅读量近万,粉丝数迅速从个位数涨到了一百多,点赞数也翻了几番。有点欣喜若狂,恍惚感觉离梦想就一步之遥了。
但是,接下来的文思枯竭却让我陷入了恐慌。不是完全没有想法,而是有点强迫症似的想着下一篇文章一定要超过这一篇的成绩,好多次文章开头和题目都写好了,因为太忐忑而无法完成。说好的一周两篇却变成了一个月两篇,而且成绩出奇的差。
问自己为什么写不出来?心里给出的答案是,“太担心结果,怕写不好”,“希望每篇文章都能够阅读量过万”,“怕上不了首页”……
想想最初的目标是什么?——“一年内成为简书的签约作者”。
现在才过去两个月不到,写了6篇文章,1万多字,仅出了一篇爆文就沾沾自喜,幻想着一夜成名,想想都觉得可笑。
那些签约作者不都是在简书至少日更一年写了几十万字才有所收获?他们的文章也不是每篇阅读量都过万啊?说到底,还是太功利。如果太功利,可能什么都做不好。
朋友小A,家庭主妇一枚。去年听说在天涯上有人记录生活出书了,她就跑上去写二胎日记。刚开始乐此不疲,后来坚持了一个多月,便写不下去了。因为那段时间,她每天写完文章,刷新页面就能刷新一整天,专门去看有没有人评论,有没有人找她签约,甚至到了茶饭不思的境地。一天下来,感觉心被掏空了。后来为了结束这种失魂落魄的状态,停止了天涯更贴。
小A还喜欢学英语。大学时候口语B+,现在虽然做了主妇,对英语依然情有独钟。有段时间,疯狂爱上了在“英语趣配音”上练习口语,取得了不小的进步。可是看着别人的配音作品动辄几百个赞,还能上首页,她又不淡定了,虚荣的走上了“发布作品、刷新看点赞人数”的死循环。一旦作品没人点赞,顿时就会很失落,没有了坚持下去的勇气。
我们这一代人似乎都普遍的急于成功。知乎上到处是年薪50万的90后、大学毕业就实现财务自由的创业赢家。微信公众号每天都在“打鸡血”——“不要让未来的你讨厌现在的自己”,“你同学都身价上亿了,你还在纠结几点起床?”各种APP短期进阶的培训课程层出不穷,“21天成为理财达人”,“21天甩掉一身赘肉”,“21天成为翻译高手”,仿佛人人都在很短的时间内走上了人生巅峰,你的努力如果没有很快见效,就是个loser。
每天被这些文章轰炸,相信暂且平庸的人都会焦躁不安吧?尤其32岁的我不得不怀疑人生——同学都资产千万了,我还在这里相夫教子安然自得?95后都在职场所向披靡了,我这样的中年妇女是不是注定平淡一生?
追求成功无可厚非,尤其是对于大部分不甘现状的普通的上班族来说,适时“喝点鸡汤”增强斗志以免被生活磨灭激情也好。可悲的是这个时代成功对某些人来说太容易,让大家已经忘记了沉淀,如果一天没有成绩仿佛就落后别人一个世纪。
而对成功越焦虑,越不知道如何开始,往往除了焦虑什么也没做。
同学L告诉我,她满脑子都想着创业,可是却整天沉浸在鸡汤文里无法自拔,每晚睡觉前不刷网红微博、励志公众号就睡不着。她都考虑两年了,想要做个小生意,但是舍不得现在安逸的工作,一直没有付诸行动,因为她怕万一失败。
我想说,90%的人第一次创业都会失败,如果没有不断的跌倒试错就能成功,那天底下岂不是到处都是百万富翁?爱迪生说,我不是失败,只是发现了99条行不通的路。而我们大多数人,不是乐于做个“白日梦想家”,就是发现了1、2条行不通的路时,早已经放弃了。
还在上大学的侄女Q,去图书馆借书,总期待着看完某一本书,便能瞬间通晓天文地理。经常找了一下午也找不到理想中的书,最终胡乱拿了一本回去。由于不是兴趣所在,那些书也只是到了归还时间原原本本的放回了图书馆,很少看完过。连读书都这么焦躁,又能做成什么呢?
人生不是参加考试,每次考完都会有一个分数一分高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这道理连高中生都知道,可是在这个“功利”的社会,心都被蛊惑,只身追求高远,而忘记了成功需要忍耐。
有人这样描述创业的过程——
没有鲜花和掌声,没有聚光灯和观众,一个人,孤独地走在一条漆黑的甬道里。这条道路逼仄,潮湿,阴冷,越走越凄凉,越走越绝望,又如何走得到远方?
其实任何一次小小的成功,无不需要这样坚定的信念,忍受孤独,埋头向前。也许有几步不小心误入歧途,但不忘初心,终会走上正轨。看书也一样,不要妄想人生有哪几本书看了就会有质的飞跃,也许这几本书没有共鸣,下一本就会醍醐灌顶呢?重要的是,要把看书的习惯坚持下去,把学习的心态持续下去,就像罗振宇说的,终身学习。
成日里幻想着有朝一日成为人上人,一旦付出一点努力就想要收获果实,如果没有成效就立马放弃,这样可能真的会一事无成。奉劝自己,如果有一个小目标,那就从现在起,定一个期限(比如一年,或者10000小时),不问结果,不求成绩,只是坚持下去。不断地学习,增加输入,不断地实践,增加输出,看看到头来会有什么收获?
想要做到100分,但是不开始做,那就等于0分;也许做了只有60分,但不要放弃,总会有满分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