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果时光——全称清远糖果时光文创产业园,即原清远糖厂。
糖果时光里,应该有甜蜜的味道!可我怎么追寻不到?
清远糖厂,承载着整个童年的回忆,那个时候,糖厂是我所认知的第一个叫工厂的东西,所以觉得它神秘,高高在上,主宰着春节全村人的情绪。
我的村庄位于大山脚下,一个较为缺水的地方,村里有大量的旱地,种植着甘蔗,番薯和花生三类主要农作物。这些在当时是非常有名的特产。番薯干香甜软韧,花生饱满出油率高,番薯干配生花生吃,简值是人间美味。
记忆中甘蔗是全村人都不喜欢的作物(我现在都不明白为什么要种这种作物)。原因是甘蔗的生长周期长,春天开耕就种下,到春节前取收,整整一年时间,期间还要不断施肥,剥蔗叶。蔗叶不剥,会影响阳光的照射,蔗糖甜度不够,也影响施肥,浪费肥料。每年五至十月份,暑假或星期天,跟随大人在密不透风的蔗林里剥蔗叶,又闷又热,蔗叶划到脸上,手上伤痕累累,那是我一辈子的恶梦。
恶梦延续到收获的季节,记忆中,斩蔗时天气都是又冷又下雨的,我们跟着大人削蔗叶。大人捆绑好甘蔗,集中在路边,等候糖厂的车来运走。
每年这个时候,我父亲基本整个月不回家。据说糖厂那边没有认识的人,我们的蔗只能等到外地的甘蔗全运完了才会来我村,为防止被偷,父亲和生产队几个青壮年只能日夜生活在蔗堆旁临时搭建的棚子里。那时不懂得抱怨,不敢抱怨,万一糖厂那边的人知道了,一不高兴,他们等到春节后才来运,那我们全村人的春节基本没有了欢乐。
如果有一年,冬天不下雨,甘蔗全卖完了,甘蔗产出的红糖也在春节前运回来了,那一年的春节肯定是最幸福的春节。
生产队按人口分回的红糖是一家人一年的零食。做点心,饮糖水是极少发生的事。用纸包一下,放在书包就上学。这就是甘蔗对辛苦一年的人的犒劳。
今日漫步糖果时光(糖厂),高大的烟囱还在,高大的厂房还很牢固,每个车间的分工还清晰可辨。童年时没机会进来参观,现在仍感受到它的规模宏大。一间间茶社,咖啡厅,休闲主题的小店己进驻,它们都是在原有的旧建筑基础上赋予新的特色,新的创意,新的灵魂。像儿时的情怀一样打造强烈的归属感。还不少地方正在装修,三三两两的年轻人也在闲逛,他们或拍照,或坐下品茶,轻轻嘻笑,对于它的前身,肯定不了解。也不会去理解。他们在这糖果时光里,享受甜蜜的生活。
红糖变成了高大上的保健品,家乡的甘蔗已经没有了。番薯干,花生乡里人只种一些自己吃,已经没有产出了。家乡变成一个个工业园,果园。没有人去可惜它的变化。
我也庆幸它的变化,谁都希望过上甜蜜的生活。这座城市的历史记忆,就是为了让更多人知道我们生活在幸福里,懂得感恩!
这也许是这个文创园建园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