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国庆第一天去韶阳书城看书,我的对面坐了两对母子。两个男孩子大概都是读初一,初二的年龄,胖胖的,也不黑,看起来家庭条件应该不错。他们各自拿了一本书来看,而他们的妈妈坐在旁边。两位妈妈没有看书也没有什么事做,于是乎,在旁边一会儿给儿子递水,一会儿玩手机,一会儿拿药给儿子擦擦脸上的痘痘。时不时的与儿子说说话,询问他的痘痘怎么啦,尽量多喝点水你都感冒了,要多喝水,要多喝水,但是,儿子喝水的时候她居然说像个少爷一样。最后甚至玩起了手机,还抢起了红包,还劝他的儿子一起来抢红包。눈_눈两位妈妈都是这样,不停的打扰她儿子看书,而其中的一位妈妈更加搞笑,她居然说另一位妈妈,你不要去打扰他呀,他这样怎么能看得下书呢?你让他自己看书啊!看到听到这里,我的心中1万只草泥马奔过。ԅ(¯ㅂ¯ԅ)你说别人之前能不能拿个镜子先照照自己?
两位妈妈带儿子来看书的心确实是好的。可是你在旁边不看书,不给孩子做个好榜样,也就算了,还就在旁边,不停的打扰他,给他做一些干扰性的、影响他专注力的动作。你让孩子以后怎么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最后其中的一位孩子说他不想看书啦,他的妈妈还劝说劝他说,怎么啦?怎么啦?不想看书,多看一下嘛。他是说我实在是不想看书了,看不下去。妈妈说,要不这样,我们来聊聊天吧,我们聊聊中午吃什么?_(:з」∠)_看到这里,我很想说去你丫的,赶紧滚开,让你儿子认真看书。两位妈妈的陪伴,是一次低质量、甚至有害的陪伴,在书城这样学习氛围浓厚的地方,她们都能这样子影响孩子,可想而知,在家里是多么的不顾及孩子,只顾及自己的。在家里肯定是肆无忌惮地影响孩子,控制孩子。
突然间我很为这两个儿子感到可怜、可悲,为他们可气。可怜的是他们身在这样的环境中被自己的父母,不良的习惯影响着,却又不自知。可气的是这,这两位妈妈无形中把坏习惯带给了孩子,影响了他们的专注力,甚至还自以为很好。父母永远是孩子的老师,请不要让孩子在学校里养成的好习惯,回到家就完全被磨灭了,就像那个公式说的,5+2=0,五天的在校生活加上2天周末在家的生活等于零。最后还傻乎乎的来问老师,老师怎么我的孩子上课老是不认真,不专心的听讲,怎么我的儿子成绩就这样啊?其他孩子都这么听话呢,其实在说别人的时候想想自己又没有给孩子做一个好榜样。父母思想的高度决定了孩子,可能的高度。这就是为什么有些孩子生出于贫寒家庭中,却能够出人头地有一番大作为,那是因为在物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思想高度不一样。看上去物质条件同样在贫困,而他们的父母却有可能特别重视学习孩子的学习,特别注意平时思想的教育。而不是只希望孩子以后出来能找一份填饱肚子的工作就行啦。所谓父亲决定孩子飞多高,母亲决定孩子走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