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回想起小时候被母亲训斥、否定后,忘了是哪个节点让我下决心不再叫妈妈了,也许那时心里还有过希望,希望她其实不是我的妈妈,我还学电视里看到的基督教徒那样向上帝祷告,祈祷他能看到我的虔诚,让我的心解脱。
我没想到,童年的阴影会伴随到现在。受到母亲的否定和控制让我迷失了自我,不确定自己在什么地方是好的,总是在心里自我否定,又十分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又敏感又惶恐,表达也不能自如地做自己。
在第四节,我找到了自己一直感觉孤独和痛苦的来源,这是我内心深处表达自我存在感的方式。我也尝试过用自己的痛苦来引起父母和另一半的关注,我对打我的父母怒吼:来呀,打死我吧,我也不想活了。回想起来,我对家庭当时肯定失望透顶,也伤心不已。
我还是没读懂“人生的意义在于经历”,要接纳自我真是一堂不容易的功课。我时时回想起过去,总是想起不好的回忆,越想越痛苦。我今后要尝试学着把注意力和热情投向代表无限未来的远方。我要改变总是评价自己的过去,好好经历当下的生活。
看到第五节提到“一旦产生了要求,自己的情绪就会为别人所动”。我认为这是没有管理好自身对别人的期望,当我们不合理地期望或者预期别人会为我们做某事时,我们就会无形中对对方有了不合理的要求,其实对方是会有压迫感的。换位思考,我们也会更为关注自己,而不愿意把别人当皇帝伺候,劳心劳力。
我们真实的自我形象是独特的,其实没必要拼命去塑造自己臆想中大众喜欢的自我形象。
我意识到,由于我的自我存在感太弱,弱化了内心的真我,而无限强化了假我的建设,我总是很迷茫,因为我的真我太弱了,我尝尝感到迷失,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接纳自己要从了解自己开始,不能再活在假我的世界里。
原来,原生家庭带给我的伤害,是因果,并不是我的错。
我对待感情不知所措,也不是我的错。没有人帮我走出这一切。
我内心的负担,就是我有错,我不好,我常常带着负罪感自我否定,自责不安,这样是无法接纳自我的。
然后自我回归,让她站起来,让她表现出来。她就是,我是很重要的,别人也很重要。
要接纳自我,就要了解自己,还要爱自己,不做生命的同情者或者评价者,要做生命的体验者。让真实的自我出来,不用带着负担去带着假我的面具。
我要对自己说,你本来就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