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启发问题:“别人邀请你,你敢说不吗?”
<问题说明>
剽悍一只猫在他的个人成长实践总结《一年顶十年》写到,
//为何劝你强势一点//
以前,我是个老好人,很不好意思拒绝别人的请求,常常会参加一些可有可无的聚会,做一些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后来,我忙起来了,觉得时间越来越不够用。
于是,我开始刻意训练自己的“强势”。这个“强势”,指的是该拒绝时果断拒绝。
当面对别人的请求时,我会想这件事是不是我该做的。如果不是,我就会第一时间拒绝。
一开始,我会很内疚,会觉得对不住别人。但拒绝多了之后,我的脸皮厚了许多,也就觉得没什么了。
久而久之,大家习惯了我的这种“强势”,很少有人会随便来找我。我因此节省了大量时间,过得比以前从容很多。
我的工作效率在上午很一般,下午还行,晚上最高。以前我经常大晚上出去吃夜宵,有时候还会叫上一群人吃上两三个小时。这个习惯很不好,不仅对身体不好,也浪费了大量的高效时间。
最近两年,我很少这样做了,而是选择用晚上的高效时间来做高价值的事情。我的绝大多数文章是在晚上写出来的,我的很多方案也是在晚上想出来的。我利用晚上的高效时间创造了极大的价值。
剽悍一只猫的“强势拒绝”实际是聚焦核心目标,拒绝时间管理图中第三象限、第四象限的事情。
磁石的拒绝之道
中国人比较讲究中庸之道,喜欢当“老好人”,所以沟通表达上总是容易模模糊糊,怕伤了关系。可是这样的模模糊糊,反而破坏了关系。如果不拒绝,那接受的又扭扭捏捏,算个怎么回事呢?“老好人”并不是真的好。
如果一件事不那么重要,跟自己的核心目标无关,就要果断拒绝;同时,如果别人急需要帮忙,而自己又能够帮得上忙的话,就要果断积极帮忙。
// 该拒绝的要拒绝的明白,该帮忙的要帮的坚决。//
我过去倾向是一个老好人,但后来目标聚焦清晰,同时认识到原则清晰反而对人有益后,自己有不少改变。
回想下近期拒绝过什么呢?
拒绝过一次周三的学习小组(小组很好,但我暂时不太需要,同时也帮不上太多忙)。
拒绝过一个朋友周一请我去他家喝茶,其实他是想说说对于我工作的建议,也是好心,不过短期内我的方向还是很清晰,后面可以再找他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