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出思维导图这把瑞士军刀的真正杀伤力?

如何发挥思维导图真正的杀伤力?

文章首发于公众号:仗剑书生 ,ID:LYR_ic

平常很多人都喜欢说思维导图。无论是读书、学习还是工作,一说起思维导图就好像自己是个内行人,迫不及待要接受众人的膜拜。但实际上能准确把握住思维导图核心的人并没有多少,大多数人都活生生地将一把屠龙刀用成了杀猪刀,还搞得神神秘秘。

现在一般网上看到的关于思维导图的文章,大部分表述的都是已经烂大街的观点:

有人的说思维导图提供了一个“十拿九稳”的记忆方法,每用一次,大脑基本的记忆技能就能提高一次——记忆工具论;

有的人说思维导图其实就是列大纲,可以合并并梳理从外部(讲座、书籍、杂志和媒体)记录的信息及从内部(决策、分析、思考)产生的信息,是记笔记和知识管理的利器——整理工具论;

有的人用思维导图安排一天的日程,管理任务甚至项目——Todo工具论;

还有人说思维导图是很好的可视化工具,能够直观地展示自己的思维,跟其他人沟通——可视化工具论。

甚至有的人连“思维导图”是什么都还没搞懂,上来就教你怎么画思维导图、怎么使用思维导图软件。在这些人看来,学思维导图就像学游泳一样,不管三七二十一,游上一段再说。熟悉水性,自然就会了。

一、二流工具


思维导图的本质是一种思维工具,确实可以用来帮助记忆、列大纲、做笔记、参与知识管理、管理日程事件和进行可视化演示。但学习记忆、高效做笔记、知识管理、日程管理、信息可视化这些领域本身就有很专业的工具,相比之下思维导图最多只能算是二流的工具,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算不上什么大杀器。

1、“超强记忆术”是邪道

记忆术起源于古希腊和古罗马,发展到现在比较成熟的记忆方法有:”谐音记忆法“”数字想象记忆法“”字母法“”罗马房间法“……记忆方法很多,但规律却是相通的。本质上是先创造一套固定的钩子,熟练运用,然后在钩子上挂不同的“事件”。记忆术涉及的12条法则:

想象(Imagination)、联想(Association)、通觉/感官(Synaesthesia/Sensuality)、夸张(Exaggeration)、韵律和运动(Movement)、色彩(Color)、数字编号(Number)、符号(Symbolism)、顺序和模式(Order)、吸引力(Attraction)、幽默(Humour)、积极思维(Positive thinking)。

2005年11月,中国24岁的研究生吕超,在数台摄像机和众人的见证下,用24小时零4分钟,把圆周率背诵到了小数点后67890位,而且中间没有犯过错误。吕超记忆圆周率的方法,以及任何专业记忆大师记数字和字母组合的方法,本质上都是把抽象的东西形象化。比如对吕超来说,23就是乔丹,因为乔丹的号码是23号;14则是玫瑰花,因为情人节是2月14日。这样一来2314这一串数字在吕超看来就是乔丹拿着玫瑰花这么一个视觉图像。图像再连接成为一个故事片,最终吕超记忆的其实是一个长篇连续剧。长篇连续剧当然比圆周率好背,但我们大多数人连真的长篇连续剧也记不住,这就是训练的作用了。据说吕超是每天练习五个小时,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来背诵圆周率。

A、用思维导图来记忆,本质上还是要利用记忆的法则。

思维导图确实可以化作长满钩子的树,在上面挂上各种事件,但要想达到能在众人面前表演的水平,你得形成一套自己的记忆系统,然后愿意进行艰苦地训练,你还要有能在脑海里凭空画思维导图的能力,要对基本的记忆技巧运用得炉火纯青。

B、靠思维导图想达到记忆大师的水平,似乎不太现实。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一个人要用一幅思维导图记住圆周率的67890位,假设他已经很牛逼,能把10个数字组成一个记忆形象关键词,但1分钟画一个事件,光是画图可能就要画上5天5夜,真正到了比赛,你还没画完就输掉了比赛。

C、练习思维导图妄求获得超强记忆力,不是做学问的正途,而是邪道。

退一万步来说,你真的把思维动图超级记忆术练成了,你也只能拿去人前卖弄一下而已。

天文现象你观察多了,你可以洞察出物理规律,但是记忆力功夫没有这样的效果,量变永远是量变。你背诵了很多位圆周率……也就仅仅是背诵了很多位圆周率而已,记忆法不可能让一般人在学习上发生质的飞跃。

超强记忆法不但对学习无益,真正用来学习反而是有害的。因为我们所学的知识往往有很强的结构性,知识点之间本来就有逻辑联系。正确的学习方法,是根据知识原本的逻辑和原理记忆。超强记忆法追求的是用想象力另外建立一个联系!这是把已经搭好了的乐高积木先拆开再重新排列,不但多此一举,而且是破坏性的。超强记忆法用得越多,理解度可能就越差。

D、画思维导图的效果甚至还不如多读几遍。

曾经有一个研究,让受试者阅读一篇科学类文章,然后分三组:第一组多读几遍,第二组针对此文画个"思维导图"(概念图),第三组用十分钟写篇相关文章。一周以后测试,结果写文章的这组记忆的成果,甚至这时候再让他们画概念图的成果,都胜过其它两组。

想要学到真本事,大把的时间砸进去是必须的,记忆的黄金定律是重复,而不是用思维导图。

E、记忆力提升不是大脑开发的唯一目标,要把知识整合到长期记忆中去。

这里多说一嘴,市场上很多培训机构说思维导图是全脑记忆,左右脑平衡协调使用,可以帮助学员提高记忆力(开发大脑)。这本身没有错,思维导图之所以70年代被发明以来能如此风靡big经久不衰,一定程度是因为在绘制过程中能够调动左右脑的功能,提升记忆力。但把记忆力作为大脑开发的唯一目标,好像只要记忆力上去,其他方面都会跟着改善,这就很有问题了。记忆力不等于一个人的能力,全脑记忆,其记忆速度确实会令人吃惊,但仅限于快速记忆,短时间记忆(副作用也是有的)。你掌握了多少知识,根本上取决于你能调用多少知识以及知识关联。如果是想学习知识,想打好基础,更需要把知识整理到长期记忆中去。而不是追求短时记忆的昙花一现。

2、用思维导图记笔记费力不讨好

常见的思维导图笔记

我们平时见到的很多思维导图,都是上面这种 —— 从一个大主题出发,分成若干个小主题,每个小主题再分为若干枝叶,这么一步步分下去,就好像一棵树一样。

Xx脑图提供的思维导图工具,提供的就专门是这种树状图 :

xx脑图

你可以选择不同的风格,但本质上跟下面这些图没什么区别,都是树状图。

形态各异的树状图

一款大纲笔记软件干脆把这点挑明了,只需一键,就可以实现树状图和思维导图的来回切换。

某布笔记软件

其实如果知识想用这种树状结构列举提纲,整理要点,又何必非得画什么思维导图呢?

任何一个简单但是够意思的文本编辑器,都有所谓“bullet points”功能(最常见的有Word文档、印象笔记等)

bullet points

树状图的拓扑结构完全等价于这种bullet points。你根本不需要用鼠标笨拙地点来点去,直接用键盘写,tab键往右缩进,shift-tab键往左缩进,快速准确。想在哪里插入一段随便插入,想调整顺序随便调整,想长就长想短就短,根本不需要关心画面的美观。逻辑明白,条理清晰。文本格式,有利于编辑,有利于保存、有利于共享、有利于搜索。没有太多的条条框框,空间一样可以无线延展。最重要的是共享出去理解成本很低,大家都能看懂。

大多数人用思维导图都是做读书笔记、整理思路或者会议摘要,这种bullet points是最好的办法。完全没有必要放着这么厚道、简洁、实用的bullet points不用,非得费力用二流的工具——画思维导图。

3、知识管理工具的补充

知识管理是一门比较新的学问,核心是掌握临界知识(能带来关键影响的知识),本质是收集和整理信息,有效率的产出结果,解决问题。在工具技巧层面,知识管理综合了信息采集(对象包含灵感、网页、文章、读书笔记、图片、语音等)、储存、多端同步、相互整合、搜索调用等方面的技巧。

思维导图学习、读书笔记

思维导图一般被用来记笔记和整理信息,但前面已经说到用思维导图列大纲、做笔记是费力不讨好,自然它也不是进行知识管理的最佳工具。

就手绘思维导图来说,它存在着三个劣势:

a. 不便搜索:不能搜索,不能互相链接,甚至不好保存。

b. 不利传播:而作为知识产品的输出,手绘图往往只能让人觉得“woo,好好看,好用心”,但是个性化的表达并不利于传播。

c. 不好整合: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是树状结构的;更加重要的是,真正系统地输出内容,需要整合很多张脑图的知识,这意味着脑图们需要分拆然后整合,极其麻烦。

知识管理有点像打造个人的图书馆,首先你要有书本(信息采集功能),然后你要有藏书的地方(信息储存功能),接着你要将这些书合理分类摆放(信息分类索引功能),最后最好升级一下成为电子图书馆,能够在线浏览和搜索书本(云同步和搜索功能)。

印象笔记、OneNote、有道云笔记这些成熟系统的知识管理工具都具备了全面的功能,相比之下,思维导图则表现得都很无能,可以说是是垃圾得不能在垃圾的知识管理工具。

当然,思维导图本来就不是为了知识管理而生的,只是被一些无知者滥用而已。客观来看,思维导图无法满足知识管理所有的需求,只能作为知识管理的补充工具。在知识管理的末端——产出结果、解决问题方面,思维导图还是可以发挥很重要的作用的,这在后面会谈及。

4、才华有限的Todo工具

任务管理是对事件进行管理,日程管理是对时间进行管理,两者通常密不可分。好的任务/日程管理工具必须兼具任务收集、任务安排、任务进度、日程看板,任务优先级标记,任务提醒等功能。专业的任务和日程管理工具有Outlook、微软Todo、滴答清单、Todoist等。

常见的Todo工具

用思维导图做任务管理纯属扯淡,无论是手绘还是软件思维导图,它都无法构成一个自我延展的管理系统。

思维导图任务清单

像上面这两幅思维导图,最多只能管理一周的任务量,任务量超过一周,面板信息就会变得很庞杂(因为完成的任务无法自动隐藏,隐藏了就不是思维导图了);如果以周为单元进行管理任务,那么前后两周的任务和日程就很难连贯。

而且仔细看一下这两幅思维导图,他们本身的设定就是本周的任务管理,因为两周的任务对堆到一起,就不知道“周一”指的是第几周的周一了。

只有任务特别多、特别乱,日程安排非常紧的时候才需要用到专业的任务和日程管理工具。普通人规划一天的日程,即便你徒手写写画画,搞清楚早上做什么、中午做什么,晚上做什么,我敢说最终出来的效果也能比思维导图要好上几倍。

涂手的杰作

5、可视化思考与表达不能两全

人的大多数思考过程都是隐蔽而不可见的,我们只是在头脑中想,却很少将它们外化出来。而思维导图能够是用图画的方式来直观表示出我们思考内容,这有利于我们对所思考问题的解答。

但思维可视化有三个层次:可视化思考,可视化表达,可视化沟通。思维可视化本质上解决的是沟通表达问题。

我们思考的顺序其实也往往如此,把一个大问题拆成若干个小问题,小问题继续拆分成若干个小问题,直到小问题拆分成可解决的小问题,我们就可以通过逐个解决它,来解决大问题。

思维导图是一个可视化的思考工具。思考过程完整地反应到了图上,导图过程,也同时是思考过程。

主题拆分的思考过程

但并不只有画画或者用软件才能做到可视化思考,你遵循一定的规则在纸上写写画画也可以是可视化思考。

低成本的可视化思考

以上我在构思一篇通稿的时候,随便画出来的一幅“草图”。往下说你就知道它和思维导图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它就是导图。可视化思考的关键不在于好不好看,而在于你画出来的东西是否能够跟得上你的思路。

就可视化沟通表达来说,常用工具有:视觉笔记、PowerPoint、keynote等。思维导图可以用来进行可视化思考,但用来做可视化沟通表达真的不太合适。因为它怪异的结构不利于传播——就像上面我画出来的那幅图,甚至没几个人能够看懂。一张实用主义的思维导图必定是非常潦草杂乱的,上面画满了各种连线、重点符号、划掉符号 —— 就好像演算纸一样。很多优秀的作家写文章经常要画这种草图。一开始想法很多都先写下来,用连线表示逻辑结构,慢慢理清思路,再划掉一些,最后形成提纲,这种图都是用完就扔并不具备任何美学价值。说以说到底思维导图是给自己看的,不适合在公众场合用来进行可视化演示。

假如某一天你看到有人在众目睽睽之下展示出他的思维导图,他一定不是在跟大家进行可视化沟通,他是在展示自己的艺术品。也许只有艺术家才懂艺术家。

二、被低估的大杀器


顺着上面的思路,思维导图要么只能打辅助,要么被贬得一无是处。所以思维导图是不是一个被高估了的工具?

不是。思维导图是一个被低估了的工具。

1、正确用法

思维导图,根本就不是一个整理和记忆工具,而是思考工具。

人的思考依赖于工作记忆(working memory),工作记忆不仅能暂存信息,还能加工信息。比如人在阅读时,不论是对单个词义的理解,还是对文章整体意义的领会,都有赖于工作记忆。而工作记忆有一个特点,就是它能同时处理的信息非常少。一旦需要处理的信息超过了工作记忆的容量限制,那么部分信息就可能被忽略或者遗失,思考问题时就会顾此失彼。比如,当人在思考一个复杂的事物的时候,会冒出很多很多想法,如果你没有很好的方式把灵感都记录下来的话,它们就很可能马上溜走,无影无踪。

思维导图的正确用法,就是给大脑扩充内存,帮助突破工作记忆的限制。你同一时间只能想四个东西,可是做这件事需要同时考虑八个东西。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把这八个东西都写下来,摆在你面前帮助思考。预算一万元,要做八件事,怎么分配呢?躺着思考脑子不够用了,坐起来找张纸,把八件事都列好,分个轻重缓急,这里多点那里就得少点,加加减减,就好像演算什么数学题一样。

思维导图,本质上是为了引导思维而画的草稿图。思维导图的重要价值在于:

    - 思维导图来解决特定问题,思维导图的第一大价值是目的导向;

    - 思维导图能锻炼思维,帮助我们打破线性思维的惯性;

    - 思维导图学用得好,对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有大用,思维导图不仅仅是画图而已,更体现在对一些心理学原理的实操层次的运用。它是知行结合,理论指导实践的典范。

    - 思维导图为人脑短时记忆有限这个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拓展了人脑的缓存,使得更多的想法可以同一时间同一地点被摆到桌面上进行讨论;把大脑黑盒子里面的东西摆到了桌面上。

    - 思维导图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方式,先利用发散思维进行头脑风暴,再寻找不同想法之间的联系进行聚合,为创造性思维的出现提供了可能,能帮我们捕捉灵感、获取洞见。

需要注意的是思维导图作为一个思考工具,是用来辅助思考的,但思考质量本身恰恰是工具无法给予的。思考的层次的提升只能通过认知升级来实现,认知升级的途径——成为终身学习者。思考工具并不是思考本身。

2、高级用法

思维导图地道的用法就是用来思考创作,如进行可视化思考、头脑风暴(关于头脑风暴的技巧和工具,后面会专门用一篇文章来讲),更高级的用法则是用思维导图做决策和判断。

一个普通会议可以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畅所欲言,谁有什么想法都提出来,这时候使用思维导图就非常方便,弄个白板,什么想法都先写上再说。这时候画的,就是树状图。

第二阶段是评估这些想法。你可能会发现几个想法之间的联系!我们知道,发现不同想法之间的联系,这不就是创造性思维吗?发现联系,就把这两个想法用一条线连接起来 —— 这个动作可不得了,你从根本上改变了这张图的拓扑结构!它不再是树状图了!

不是树状图,就不能用bullet points取代,就必须得用思维导图。然而非常遗憾,这个最最基本的功能,居然有的“思维导图”软件都不提供。

评估的结果,是要对这些想法做出取舍。

第三阶段是形成决议。把讨论中淘汰掉的想法都划掉,剩下的分出主次和执行顺序,然后整理一下就可以照着做了。

这三个阶段,其实就是从众人的发散思维,到最后集体的集中思维的过程。先发扬民主,最后形成集中。这个思维过程,这种决策方式,比白板上画的图好不好看重要得多。

个人思考也是这样,一个人的头脑中可能有不同的声音,同时考虑这些声音内存不够用了,就干脆都先写出来,然后思考整理,自己跟自己开会。

这个,才叫思维导图 —— 为了引导思维而画张图。

Mosaic Investigation wal

我们在很多电影里都会看到一些从事新闻行业的调查记者在自己办公室墙上贴满各种各样的信息,这就是一种典型的”先发散后聚合“的高级信息整合技巧,让分析人员能随时看见事物的全局,随时跟进,进行即时的分析展示和讨论,通过很多看似没有联系的事件的分析,汇总得到最后的关键线索,解决问题。它甚至有一个专属名字,叫做Mosaic Investigation wall (马赛克调查墙)——其实它用的就是思维导图的方法。

3、使用建议

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借助思维导图,和它背后的“放射性思维”,来思考,来创造呢?有四个建议。

第一,先从目标开始。

用思维导图来思考,来创造时,首先要想清楚:你的目标是什么?这个目标可能是:如何在3个月内提升业绩?企业的愿景、使命、价值感是什么?怎样才能让她爱上我?下一年我的时间应该怎么分配?等等。找个足够大的白板,把目标写在正中间。这块白板要大到,你不会因为地方不够就想:这一点不重要,留些地方写重要的事吧。

第二,用对地方。

在大多数的商业宣传都把思维导图过于夸大,就象PPT,把它用在合适的地方,擅长的地方当然有用,你非要把用思维导图来做不擅长的事,就没用。建议不要什么地方都用思维导图,它只是一种思维工具,并不是万能的,既然是工具,必须有它所擅长的或不擅长的地方。

第三,冲破限制。

不要被层次限制。有任何的想法,立刻写在纸上,不必先把第一层把第一层穷尽,再想第二层。想法的顺序、对错、重要性都不是我们要关注的,自然流露才是关键。不要被形式限制。图片、颜色、线条都不重要。追求美观,让别人看到后“哇”地一声赞叹,反而会让你忘了真正的重点。不要被逻辑限制。有个想法表达不准确,或者挂错层次了,不重要。擦掉重写,或者重新关联,不必“落笔一定不能错”。

第四,善用各种工具。

东尼·博赞时代的思维导图,很多是在白纸上画的。但在今天,我不太建议你在白纸上画了,因为修改、保存都很困难。可以试试巨大的白板、或者白板贴;试试平板电脑,试试用OneNote画图,试试windowslink;试试专业的绘制思维导图的软件,比如Mind Manager、Xmind等等。

4、避免走火入魔

练武功方法不对很容易走火入魔,用思维导图方向不对也很容易陷入误区。

要知道怎么样才算正确地使用思维导图,发挥思维导图真实的杀伤力——总有一些地方你是不能去的,同时也有一些操作是你需要避免的:

第一,忌学而不用。

思维导图仅仅是一个工具,不是拿来学的,而是要不断到各领域过程中去:应用它,发挥应用思维导图的能量。思维导图是用来引导思维的草稿图,你不用它,它就就不存在。

第二,忌一招鲜吃遍天。

思维导图只不过是千千万万种图形结构中的一种。很多问题的情境,思维导图未必是最适合的表现形式。如果我们能够经常从具体的思考情境出发去构想相应的图示,那么我们的思维能力就可以得到显著的提升。很思维导 图软件很明显已经认识到这一点,所以将导图的结构做了一些调整:

mindmanager2019的新建导图面板    
xmind8的新建导图面板    

第三,忌浅尝辄止。

很多思维导图整体上就像大树一般,涵盖了内容的方方面面。但是现实中的系统很多都不是像大树结构那么简单的,它可能是很多大树系统的拆分再组合,因此凡事都用思维导图式的方法去思考,有时候会曲解了本意。过分依赖。不少人以为当把一张思维导图画完时,对事物的分析就已经大告功成、万事大吉。思维导图的流行使很多人误以为系统分析就是如此这样一个简单、可控的过程,似乎只要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把一个复杂的问题给剖析清楚。它使人们忽视了系统的复杂性,低估了系统思维的艰巨程度,从而逐渐形成一种浅尝辄止的思维习惯。其次容易依赖思维导图作为思考的惯性,既当作思考的起点又会当作思考的终点,画完就完了;第三思维导图的局限性还在于企图对复杂系统碎片化,又容易简单问题复杂化。

第四,忌封建迷信。

中国有很多“思维导图第一人”“东尼博赞亲传弟子”,网上还流传着很多商业大鳄用思维导图走向人生巅峰的传说(比尔盖茨、李嘉诚……),有些人要不问个所以然,光听商业业化运作和恶性营销包装出来的故事就跪倒在地,几万块几万块地将学费供奉。他们不是傻,而是被披着思维导图外衣的成功学荼毒了。

三、后记


我从2012年开始用思维导图,到现在已经有五年时间,思维导图的应用贯穿我学习、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让我受益。但在学习这个思维工具的过程中我也面临很大的困惑、走过很多的弯路、汲取了很多新的认知。

我看过很多关于思维导图的书、文献,上过很多论坛,也试用了很多思维导图软件,以上是我收集的关于思维导图比较过硬的认知和用法,其中融合了一些自己的观点和经验,整理成文章分享给大家。我希望我用时间换来的这些经沉淀,帮助更多的人节省时间、扫除困惑。

*部分参考/引用的文章备注如下*

[1] 万维钢.《厚道人应该怎么使用思维导图》.2017.02.11

[2] 万维钢·《超强记忆力是个邪道功夫》.2016.03.01

[3] 刘润·《思维导图:你是用它记笔记还是把它当做思考工具》.2017.08.14

[4] 古典·《用视觉化笔记,成为记忆高手》.2017.05.08

[5] 采铜·《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

[6] 思维导图真的有效吗? - 知乎: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273625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5,033评论 6 47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7,725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1,473评论 0 33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846评论 1 277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848评论 5 36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691评论 1 28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053评论 3 399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700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2,856评论 1 30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676评论 2 323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787评论 1 333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430评论 4 321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034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90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218评论 1 26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174评论 2 35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526评论 2 343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