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小丁,给我一个文案,钻展的。”设计同事在工作QQ上说。
“哦,好的,稍等。”小丁迅速开动脑筋思索起来。
“我写了两条,你看看OK吗?”
“太长了。”设计师回。
“第一条还是第二条?”小丁问。
过了许久,设计师才回答,“两个都不要,行吗?”
“你是说因为太长了不符合素材要求吗?”
眼看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小丁离开座位去找设计师当面沟通。
“不好意思,我想了解一下,钻展素材对文字长度有硬性要求吗?如果是,我以后给的文案尽量简练。”
设计师不置可否,挠挠头,“不是。”
“那你是说这两条文案不合适吗?”
“不是。”
沉默片刻,小丁继续发问:
“你能把以前做的素材类型让我看看吗?”
设计师打开资料库,对着其中某些素材设计稿说这些这些就挺好的。
小丁听完设计师的点评,看看原来的资料,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
“我总结一下,第一,钻展素材对文案的长度并没有硬性要求,所以简练只是相对的;第二,最重要的是文案的创意以及方向。我给你的两条文案都是基于产品利益点的提取,而你刚才给我看的都是基于品牌调性的提炼;由此我推导出第三点,如果是大型活动期间,我们的文案方向从产品出发,如果是日常推广,我们走品牌调性。我这样理解对吗?”
设计师终于笑了,嗯嗯,就是这个意思。
原来在工作中,很多人对于自己的需求并不能用清晰的语言完整地表达出来,所以面对这类沟通对象时,我们要一步步地引导对方,挖掘出对方真正的需求点,得出一个清晰的结论,这样沟通目的才算达到。
02
“领导,对方说我们需要的货品,他们给不了。”小丁一脸沮丧。
原来,为了筹备线上大活动,领导安排小丁跟公司线下负责人沟通,要求对方支持供货。
“为什么?”
“他们说线下有很多场活动要做,也需要这部分货品。”
“你觉得他们这样说合理吗?”
“这个……他们说需要,我也不好反驳。”
“你再想想。明天答复我。”
小丁眉头紧锁,一脸毫无头绪的表情。
“领导,我觉得他们的说法站不住脚。第一,这些货品一共有8000万吊牌额,我们需要的是500万,从比例上说才占6%而已;第二,即便他们所有店铺同时做活动,这些货品满足店铺铺货和备货也绰绰有余,更何况所有店铺同时做活动的几率极小;第三,线上活动节奏比线下快,这500万的货品我们完全可以在线上先做活动,做完后将剩余货品还给他们,丝毫不会影响线下的上市节奏,而且还能兼顾到线上线下的销售,将这些货品的价值最大化。”经过一夜思考的小丁终于理清了思路。
领导赞许地点点头。
当沟通对象出于对自己利益的考虑而对我们的要求SAY NO时,他们会给出一个看似非常强悍的理由,让我们不能拒绝,但是仔细推敲就会发现,看似无懈可击的理由其实经不住仔细推敲,我们只要问一问自己,真的毫无办法吗?如果不能给予我100%的支持,那么70%呢?50%呢?甚至30%也行啊,如果一点支持都给不到,OK,那我拿数据说话,拒绝我也请给我一个令人信服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