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总是喜欢从熹妃回宫看到皇后禁足,不知道为什么最近却反复看前几集?
当我读到鲁迅先生评价《红楼梦》的一句话时似乎有了答案。
“悲凉之雾,遍被华林。”
意思是悲凉的雾气已经遍布繁华的表面。
十年后再看《甄嬛传》,从一开始似乎也有一重淡淡的愁雾。
1.皇帝登基。
公元一七二二年,清康熙皇帝驾崩,爱新觉罗胤禛登基。
九王夺嫡何其惨烈,四阿哥胤禛终于杀出重围,坐上这张梦寐以求的龙椅,接受万邦朝贺。
一个人高高在上,像是赢得了全世界。
但越是往后看,越会觉得从这一刻起爱新觉罗胤禛成了个真正的孤家寡人。
亲情、爱情甚至自己都渐渐地越走越远。
他幽禁亲弟十四阿哥,从未得到太后的谅解。他设计陷杀十七弟允礼,失去了唯一的兄弟情。
终其一生,他渴望的父慈子孝、兄友弟恭都没有实现。
至于爱情,他一直在寻求追忆的影子里,对纯元、对世兰、对嬛嬛。
他赢得世界的同时,何尝不是把自己也交代出去了呢……
人生在世,欲望如影随形,哪一个人不曾为名为利。
上学要争第一,争入队入团入党,争班干部,争小红花;走出校园要争谁先找到工作,谁找的工作好;后来争谁先结婚,谁的另一半更拿得出手,争公司里的先进,争谁先升职加薪,争谁先生孩子;争谁的孩子学习好、工作好、找的另一半更拿得出手……
不知道这种【争】是不是真的有意义,争到了就真能获得幸福和满足?
或者不争呢?
难道就真比能争会争的人有福?
毕业十年,懂得了一个道理,不是争与不争,而是学会接纳。
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接纳他人的不完美,接纳世界的不完美。
按照自己的心意;尊重他人的心意,只要心得自在,无论争与不争都是好的。
心若受困,争与不争,全不自在。
最好的生活状态是尽所能努力满足对生活的向往,而不执着超越任何人。
2.年羹尧是个好哥哥。
川陕总督年羹尧,在皇位继承人大战中,为四阿哥胤禛登基立下汗马功劳,被雍正视作社稷重臣,一时权倾朝野,成为新政权的核心人物。
或许因为写作的关系,后来看任何一个角色,都希望从固有印象里找到一些新的角度。
年羹尧这个人如果单以亲情看,还挺讨人喜欢的。
他对妹妹的疼爱至深。
雍正登基大封有功之臣,年羹尧风头最劲。当苏培盛给他送药,他心中唯一惦念的就是妹妹年世兰过的可好?是否遂意?
从小到大一直觉得能有哥哥真好,就是这种时常被惦念的感觉。
虽然相隔千里,有一个人成为自己的依靠,在任何不顺心的时候可以和他撒娇,寻求庇护。真的好幸福啊!
可是又有点遗憾,年氏全族荣华富贵,兄妹虽互相惦记,哥哥只能驻守边关,妹妹身居见不到天日的宫墙之内,天各一方。
即便没有后面呼拉拉大厦将倾,这份繁华和荣宠,真的比一家人围炉夜话更值得憧憬吗?
你有没有一种感觉,我们的一生好像都身不由己,钱与时间与情感总是充满悖论。
3.甄嬛许愿。
甄嬛第一个镜头是在庙里许愿:让信女被撂牌子,不得入选进宫。
很多人说甄嬛茶,一边许愿不进宫,一边许愿嫁给世上最好的男儿。天下最好的男儿不就是皇帝么!
其实,她此时无比心诚。
人往往在无计可施时最容易求神问卦,人力不可及,唯有求助于非自然的力量来达成心愿。
没有经历绝望可能不会懂,最后的一点希望是多么要紧,这时候怎么可能会在佛前撒谎。没必要许个假愿,这对她一点好处都没有。
甄嬛愿望的通俗解释是想嫁给宫外最好的男子,比如爱新觉罗允礼,文才武略,相貌地位世间难得。
她的不想进宫是真,想嫁最好的男儿也是真。
世人对好与坏的标准本不相同。甲之蜜糖,乙之砒霜。
入宫对于大多数女子来说是心驰神往,因为能够得到常人不能想象的富贵荣华,但不代表对所有人皆如此。
一入宫门,再难与家人相见,再难出那四角的围城,要忍受常人难以忍受的寂寞和束缚。除非像玉娆那样,只是去旅个游,随时出的来。
甄嬛应该就是不想进宫的少数人,对自由的渴望超过追求财富的最大化。
只是很遗憾,生命无法永远逞心如意,一生中难免事与愿违,哪怕诚心祈祷也无济于事。
白先勇先生说:“拥有的从来都是侥幸,无常才是人生的常态。”
面对无常,甄嬛那种“信命却又不认命”的态度值得借鉴,既然进宫的事实无法改变,那就用心走好往后的路。
即便这个世界上不全是美好的相遇和美好的结局,但我们仍应为了相遇或者重逢,做最美好的努力。
4.温实初的遗憾。
温实初说:家父在世的时候常说“一片冰心在玉壶”,他让我把此壶交予我们温家未来的……其实这也是我一直以来的心愿。
甄嬛从庙里出来,遇到一直等在外面的温实初。
他是来向甄嬛提亲的,要把家传玉壶送与她。
一来表达自己的真心和诚意,二来可以解甄嬛眼前不想入宫的困境。
“一片冰心在玉壶”,冰心玉壶比喻的是人纯洁清白的情操,并不是求爱之词。
这首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其实是首送别诗。
《甄嬛传》越看越有意思,它在不经意间将生命的无奈,用有点恶作剧似的表达推演出来,让我们在知晓结果时,留下一点落寞。
温实初或许精通医道,却不善诗词,他讲这句诗本想表达自己用情之深,哪知道根本是词不达意。
这也暗暗地表达出他与甄嬛的不合适,甄嬛精通诗词,听到这一句想动心也难了。
即便是会错了意,表错了情,温实初的这个行动依然很勇敢,无论结果是好是坏,他的未来里都不会为甄嬛之情纠结。
宁可做了后悔,也不要因为没有做而遗憾。那种被辗转反侧的欲念纠缠的感觉一点都不好过。
因为有了这次“了断”,他们在宫中才能坦荡相待,彼此扶持,走了一段很远的路,成为最要紧的故人。
在更广阔的情感来看,并不算遗憾。
有时候爱情只是一阵子。
一辈子却很长。
5.眉庄的女子无才便是德。
眉庄母亲问:“若是皇上问你读过什么书呢?”
眉庄答:《诗经》《孟子》《左转》
眉庄母亲:“错了,皇上今天是选秀女, 充实他自己的后宫,繁衍子嗣,不是考状元问学问的。”
眉庄:女儿明白了。
最开始看《甄嬛传》时,我觉得一定不会喜欢这个女孩子。
用现代的眼光看,太封建,太听话了。
母亲怎么说就怎么做,完全没有自己的判断。
明明自己很通诗书,才情横溢,却因为传宗接代生孩子女子无才便是德这些话甘愿隐没自己。
但是最后,眉姐姐却成为全剧我最喜欢的女性角色。
从前我总觉得眉庄的改变是因为生活经历了重创,改变了原本的轨迹。
当重看这里,当母亲否定了她的答案后,眉庄明显的有一个微表情,她本来微笑的脸瞬间凝固了,眼神里透露出怀疑……
原来她内心的自我意识已经悄悄埋下了种子。后面的经历只是在一点点的浇灌这颗种子,直到开出一朵灿烂的花。
人是可以不断成长的。
我对她的喜欢不单只因为她从一个屈从封建等级和伦理道德观念的传统女性变成了一个追求爱情理想的现代女性。
更重要的是她达成了内心的自洽。
如果不是安陵容策划的那场意外,眉庄在后宫应该是最幸福的。她不求身份贵重和皇帝的宠眷,只要有贴心的闺蜜,偶尔和知心爱人闲话两句,抚养自己的孩子长大,就已经是最好的了。
这是一种内心对物欲和情欲的平衡。
只可惜这部剧悲剧的内核,只能千红一哭,无法一枝独秀。
如果《甄嬛传》在讲述生活,重看第一集,让我想起《这个杀手不太冷》的一段对白。
“生活是否永远如此艰辛,还是仅童年如此?”
“一直都是如此。”
面对着一言难尽,福祸相依的人世间,我们究竟该怎么做呢?
不如试着生命给予什么,就享受什么吧。
/END/
作者:萝茉莉
本文原创,请勿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