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
季康子向孔子请教政治:“假若杀掉坏人来亲近好人,怎么样?”孔子回答说:“您治理政治,为什么要杀戮?您想把国家搞好,百姓就会好起来。领导人的作风好比风,老百姓的作风好比草。风向哪边吹,草向哪边倒。”
这就是成语“草偃风从”的出处,它比喻在上者能以德化民,则民之向化,犹风吹草伏,相率从善。
孔子非常强调执政者以身作则对社会风尚的引领作用。《论语·为政》云:“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这是说用德行来治理国家,就会像北斗星一样受到群星的环抱和拥戴。《论语·颜渊》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这是说为政的关键是端正自身,你身体力行走正道,谁还敢偏离正道呢?
《礼记·表记》说:“君子耻服其服而无其容,耻有其容而无其辞,耻有其辞而无其德,耻有其德而无其行。”君子德行的完美从服饰开始,由外及内,扩展到君子之容、辞、德、行,一一相称,如此风范,足以为社会所景仰,成为民众仿效的楷模。
换个角度来说教育。儿童入世浅,尚未染于陋俗恶习,思想单纯,但模仿能力强,因此,从行为教育切入,在细节上培养品格,最能收到成效。所以,家长和教师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和言谈,其实也都是给儿童青少年作出的示范。想象他们一年365天都在目睹着我们的举动,我们会对他们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他们又将会受到什么样的熏陶?这就是模仿学习。
古人将孝顺、谨严、恭敬、谦虚、从容、优雅等德行融入言语、饮食、洒扫、应对、进退等日常礼节中。《礼记·内则》载,凡是未成年男女,鸡初鸣之后就要起床,洗漱之后,按照规定的样式韬发、束发,梳理成总角,在领口佩戴香囊,再收拾枕席,洒扫庭院,然后做各自的事情,旨在养成勤奋的人生态度与良好的生活习惯。
《礼记》中的“侍坐于先生,先生问焉,终则对”,“请业则起,请益则起”,“长者不及,勿儳言”,“长者问,不辞让而对,非礼也”等语,都是读书人必备的教养,意在培养尊师重道之心。朱熹《童蒙须知》说:“大抵为人,先要身体端正”,男子服饰要三紧“头紧、腰紧、脚紧”,将头、腰、脚三处的系带扎紧,人的精气神就起来。凡此,都是在小节处立大节,处处含有道德提示的作用。
童年养成的行为方式,印象最深,对将来立身行事,能产生最深层的影响,可收事半功倍之效,故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贯之为常。”(《大戴礼记·保傅》)《周易》也提出“童蒙养正”“培根固本”的理念。
区别于通过直接对刺激作出反应、以尝试错误为特征的直接学习,模仿学习是以仿效榜样的行为方式为特征的一种学习模式。
从文化而言,人类之所以能够适应各种不同的环境,解决各种问题,主要依靠的不是个人智慧,而是“累积性的文化适应”,这是人类最大的,也是最独特的优势。具体来说,文化适应的作用可以用两句话来概括:模仿学习,让人类更好地适应环境;社会规范,让大规模合作成为可能。
人类之所以能够掌握不同环境中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是因为人类学会了以文化的方式,不断积累对生存至关重要的信息。通过模仿学习,人类能够以最低的成本、最快的速度,直接掌握有效的知识和技能。只要有一个人发现了一个新知识,或者发明了一种新技术,其他人通过模仿学习,就能够快速掌握。这样一来,人类整体的文化适应力,就能在不断积累的过程中逐渐提高。
同时,脑科学研究也证明,从模仿他人的行动中学习是人类文化的一种根本机制。儿童在观察别人的言行时,也在激活和塑造自己大脑中相应的脑区。比如小孩子总是会聚精会神地关注大孩子的动作,并尝试模仿;再比如有的儿童专注地看同伴动手组装玩具,此时虽然他没有亲自去动手操作,但是他脑中和动手组装玩具有关的脑区都会活跃起来。也就是说,儿童在观察别人组装玩具的过程中,通过观察别人的言行,学到了新知识。
新一代AI已能够通过学习大量诗歌数据来捕捉语言的细微差别和复杂结构,从而生成更加自然流畅、富有创意的诗句。例如,科学家利用深度神经网络和强化学习技术,训练AI模型理解并模仿古典诗词的格律和平仄,甚至能够针对特定主题或情感生成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