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读到公众号里那些让人叹为观止的文章时,你是不是都会发出“写得真好啊”的赞叹,但是,这篇让你赞叹的文章具体好在哪里,你可能就模棱两可,说不出所以然了。
俗话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尤其对于刚刚步入写作之旅的新手而言,阅读几十篇文章,比不过拆解1篇文章,进步来得快。
拆解,即是研究,找出能写出阅读量高的文章的规律。
学会拆解文章的能力,等于你有了自我学习的能力。
学会拆文,我们在写作中就会避免“自嗨”现象,读者之所以喜欢看,是因为阅读量高的文章都遵循着一定的写作规律,逻辑严密,行文流畅,每一个关键点都会有恰到好处的文字语言,提醒读者继续读下去。
接下来,我通过拆解文章的标题、结构和素材这三个步骤,来为你拆解一篇文章,让我们一起探寻优质文章背后的逻辑和规律。
今天,我要拆解的,是弘丹在写作公众号里的《下班后写作,获得8000元稿费,我的三个秘诀》,这篇文章在公号里,是阅读量最高的一篇。
1 拆解标题
题好一半文,好的标题才能增加文章的打开率。
根据弘丹老师在课程中讲到的爆款标题写法和原则,题目用了“8000”、“三个秘诀”这样的字眼,抓住了读者的心理。
17个字的标题,足以戳中很多人的痛点,尤其是那些拿着“死工资”累死累活的中年上班族,他们上有老下有小,生活压力山大,这样的标题,可能更加吸引这类人群的关注。
“我也想有这样的副业收入”、“到底是哪三个秘诀才能得到8000元的稿费呢”,这就传达了文章的核心观点,引导读者去阅读全文。
所以这个选题用数字来凸显其价值感和实用性,有2000多的阅读量,也不足为奇。
2 拆解结构
这篇文章整体上引入语+观点1+观点2+观点3+总结。
文章开头引入语部分:采用的是伍尔夫的一句话+俗语一句话+作者观点一句话+点题。开头一定不要引入过长,否则会让读者很累,失去了继续读下去的兴趣。
01 怎样才能使写作时间最大化呢?最简单的,就是把写作日常化。
为了说明写作日常化的重要性,作者先列举了之前的写作状态:
由于担心自己会写不好,而找了学习、工作等很多理由作为借口,一拖再拖;
而后来作者通过写作日常化,实现了写作时间最大化:
早晨早起半小时,进入写作状态;白天利用工作空隙时间构思文章框架和内容;晚上下班后回家,短暂休息后,集中精力阅读和写作。
这样的效果怎样呢?作者是这样描述的:起码这个过程,内心是欢欣雀跃的。
最后得出结论:真正的作品,源于一天天的积累。这个过程,是枯燥和乏味的,也正因为此,很多人半途而废。成功的道路,从来都不拥挤,写作的路上,期待与你通行。
从以上分析可见,观点1采用正反对比论证,这样既加深读者的印象,又不乏画面感,很多人的下班时光,估计都是像作者一开始描述的那样,所以代入感很强,充满了强烈的生活气息。
02 写作专业化
这一部分采用层层递进的方法来论证。
先通过论述写作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然后提出观点:专业者能稳定输出高质量的作品,但业余者只能靠一时兴起活灵感迸发创作,并列举了作家严歌苓和村上春树的例子来论证。
在分析论时引用知名作家的案例,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通过两位作家的事例,引出了写作是日复一日的刻意练习,更进一步地说,需要不断和自己的惰性、惯性做斗争,不仅如此,在写完之后,要重视文章的修改,
最后做出总结:如果能够长期坚持稳定地输入,并且认真修改文章,做到这两点,过稿就会相对容易。
观点2的逻辑是,素材+分析+总结。
分析过程中用名人案例来支撑,得出自己的观点。
03写作团队化
先通过描写一个人写作的孤单和艰难,引出抱团式写作的力量,再通过写在青橙写作学院里“酸菜鱼夫人”和“嘟嘟妈妈”帮助自己详细修改文章的事例,说明了团队的力量,“省去了独自挣扎的痛苦”,最后得出“一句指点,就能让你少走很多弯路。和一群志同道合热爱写作的人在一起,才能走得更远”的结论。
这两个并列的事件,让读者真切感受到写作团队化的温暖,喜欢写作的,看完后也跃跃欲然后通过具体事例加以说明,最后总结。
3 拆解素材
素材的目的是对观点解释说明,用于佐证观点,因此并不是丰富就一定好,而是要合适。
对于优质文章,素材的种类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和观点的匹配度、叙述的重点、叙述的详略等方面相匹配。
这篇文章是要介绍自己怎样通过业余时间增加收入,所用的素材大多数是自己的亲身经历,而不是旁征博引,目的就是增加文章的可信度。
4 我的思考
拆解文章是思维升级的过程。
万事开头难。
也许第一次拆解的时候,我们会感觉很吃力,但随着拆解文章的增多,我们就会摸索出文章的写作规律,经过长期练习,我们也会锻炼自己捕获信息的能力,以及提炼文章精华的能力。
拆解优质文章,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相信我们都可以学会,这并不是最终目的,
最重要的是,我们能够通过拆解文章这个过程,在此基础上对自己的文章进行加工和改良,去粗取精,最终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