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姗姗 中原焦点团队 坚持分享第1375天 《分分离个体化被阻断》
关键词:性心理,强迫症状,分离个体化
1.搜集来访资料,做出评估和诊断,确定治疗方案和策略,评估咨询效果,治疗目标—治疗策略—治疗评估。症状状态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持续多久,以前是否有这样的症状。
2.分离个体化:自闭期,共生期,分化期。肛门期:母婴分离,和谐冲突,(不带诱惑的深情,不带敌意的拒绝)。孩子完成与父母的分离(标志:秘密),有了主体性,自己的内心世界,现实的边界。
3.俄狄浦斯情结:肛门期没完成分离,乱伦。父亲很重要,有助于孩子的分离个体化。青春期,力比多要转移。不允许?向外的功能被拉回来,抑制,羞愧…导致性心理异常。攻击表达困难,不向外就向内。
4.强迫症:强迫观念:强迫思维、强迫意向、强迫恐惧、强迫冲动,强迫行为。(魔术性思考)
5.情感隔离,用强迫思维替代情感欲望;防御:合理化(酸葡萄,甜柠檬)。
6.以来访者为主题,支持性治疗是有帮助的,但效果有限,所以探索性治疗非常必要:CBT治疗、心理动力学治疗…
7.来访者的顺从与阻抗。依赖,诱导治疗师,在理性化层面争论不休。顺从背后隐含着攻击。
8.关注情感!!!避免理智化,不做点评,利用治疗关系,让来访者充分表达情感,甚至对治疗(咨询)师的愤怒。强迫症的所有情感和愤怒都可以被接纳,被看到。(情感反映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