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第二个学期末,幼儿园园长严肃地找我谈了孩子的情况,当时我的第一反应是:该来的最终还是来了,还是逃不掉!
园长说孩子上课喜欢在教室到处跑,有点坐不住。注意力差,上课容易走神,无法按要求长时间坐在位置上。老师带领同学一起唱歌跳舞的时候,他也不跟随,经常自己发呆或者搞自己的,不太听指令。情绪容易失控,被老师批评了,或者跟同学发生矛盾了,情绪反应强烈,会大喊大叫。园长说虽然现在感觉问题不是很大,但是幼儿园老师比较照顾孩子,也主要是以玩为主,如果在幼龄阶段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的话,孩子以后上了小学还是适应不了的。上了小学,老师只管教知识,不会像幼儿园老师那样有耐心和有时间去管孩子的纪律和行为问题,学习环境的节奏会加快很多,这时候孩子很可能就跟不上了。到时候可能严重到要求父母去陪读,现在城市里很多小学都有要求父母陪读的现象,或者父母雇佣影子老师去陪读。所以园长建议我把孩子带去医院检查一下,尽量在小学前把孩子的这些问题解决掉。
当时听到园长说这些的时候,我的心情是很沉重的。虽然我自己也知道孩子多少有点问题,但是整个上小班期间,老师都没有主动找我说过孩子有什么严重的问题,当时心里还庆幸老师没有找我,就说明孩子问题不大,还是能跟上普通小孩的节奏的,现在园长特意让我带孩子去医院检查,我也没有办法再掩耳盗铃了。但同时我也感激园长跟我说了这些,只有勇敢面对孩子的问题,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我才能下定决心去该怎么做。
其实园长一开始跟我说的时候还是很含蓄的,她怕我不愿意接受,反而还对她说的话有意见。很多父母在第一次面对老师说孩子这不好那不好的时候,心里都是非常抵触的,甚至觉得是老师对自己的孩子有意见。但对于我而言我更希望老师主动对我说实话,当他发现孩子有很大的缺点的时候,老师能主动提醒我,我觉得这才是负责任的老师。老师每天带那么多孩子,每个孩子具体什么情况,孩子处在哪个发育水平,其实有时候老师比父母看得更清楚,更明白。所以老师能跟我聊起孩子的不足,我就能更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孩子,我觉得还是很感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