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黑暗中观察红苹果的活动中,实验请的推测,有的同学支持能看到红苹果的影子,有个同学特别肯定的否定了这个推测。反驳意见是“影子产生的条件必须要有光源,黑暗的环境下光都没有,更别说光源了,所以看到红苹果的影子是绝不可能的。”我很惊喜他这样来反驳,立即让同学们回忆了影子产生的条件,那你们认为支持这位同学说的不可能看到红苹果的影子吗?所有同学都给出了肯定的答案。我大势表扬了那位同学,利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激励其他同学学习这种行为。后面课堂氛围非常好,很愉快的结束了本节内容的学习。
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我很惊喜、开心。为什么会对我影响这么大呢?越想心情越低落,我发现因为这种情况少所以我才会反应如此大。学习知识来干什么是来用的啊,科学素养就包含了用科学知识解决问题。我科学课一直着力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突然发现好像我只注重了知识,方法的培养,而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这方面并没有过多的在意,导致了现在的结果。
怎样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这是我这几天思考的问题。有一些粗浅的结论。在课堂中,学生在回答问题后,有必要时追问一下“你为什么会这样想?”,这个问题会帮助其他同学理解他的想法,而且还能让其他同学明白原来他是从这些现象中得到的启发;当我说出的一些猜想和结论时,我也要说说为什么我会这样猜想,我是怎样得出结论的;这都是在传授方法。重视拓展活动,充分利用拓展活动,多列举一些学生平时生活上会遇到的现象,让其利用今天所学到的知识来解释这些现;学生来列举生活中相关的例子。
这是我目前想到的,并且也在实践中,至于有没有效果我现在还不知道。我也会不断的探索,寻找更多更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