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冰雪译文】
林放向孔子请教关于礼的本质涵义。孔子说:“你太会提问了!这真是个重大的好问题啊!礼,与其仪式上铺张浪费,不如朴素俭约;那对丧礼而言呢,与其形式完备周到繁文缛节,不如发自肺腑内心是真诚悲戚。”
《礼记》里子路曾经也说过——丧礼,与其哀不足而礼有余,还不如礼不足而哀有余。
孔子虽然十分重视礼仪,但反对一切形式主义,在乎的是人本的内心和感情上是否符合礼仪要求。礼仪所侧重的是情感真挚,如果大祭典活动不庄重肃穆、祭祖丧礼上人表现的丝毫不哀戚,比如现在的社会——有的趁机大摆流水席、亲戚朋友打麻将大呼小叫好几天;有的电子花车又唱又跳喧嚣繁躁,习俗民化变异了祭祀哀思的风尚,这还有慎终追远的意义吗?
朱熹说:“俭者物之质,戚者心之诚,故为礼之本”。孔子明确讲“礼”侧重于内心的虔敬,侧重于规范约束,其目的是在于把“畏天命、畏大人”变成人情日用之常,“敬则无骄气,无怠惰之气”,从而使祭祀仪式易风移俗为文明进步后的人伦规范。这是孔子儒家思想几千年来“礼学”教化的重要贡献,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人文精神的典型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