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午下班,看到一个减肥成功的同事,减肥前、减肥后判若两人。
和老公一起回家的路上忍不住提起。
谁知我就说了一句。这家伙义愤填膺,减肥带来的各种弊端,减肥失败的人员事例等等,怼了一堆。
听完,我不知道意义何在,就感觉这家伙是没事找事,心里也有点情绪。
我:“不至于吧,我就说了一句,你说这么多想告诉我啥?”
老公:“就想给你说不用减肥。”
我有些凌乱,至于吗?
反思了一下老公对我说的这些语言,对照一些自己对娃和平时对老公的语言,真是感受了对方的感受。
老公为啥这么有情绪?或许原因不在我,而是我正巧说了这个事,他借助这个事发泄了他心中的不愉快(最近老公看起来确实疲惫。)
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仅是表面现象,并且给他怼过去了,而未关注对方的内在需求。
自己应该问一句:“你心情是不是不太好?发生啥事了吗?”
自己貌似错失了一次体谅老公的机会。
反思:1.公公感冒,自己能够急老公之所急,及时给予关心。
2.能够心平气和地和大宝讲题,对大宝出现的错误,没有指责,没有情绪,耐心讲解和探讨。
3.说话方式还是有些过直,缺乏幽默,存在“色难”。不过,较之前有所改进。
4.完成背书打卡,健身。听完了院长《孩子的自我认同,需要你的认同》,并对自己的认同感进行了反思。自己好像缺乏自我认同,从点滴中寻找自我价值。
5.早上给大宝做了爱喝的红薯粥。
6.自己看书有点着急,注重数量,没有注重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