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问 “太和”殿名的由来?
太和殿是紫禁城中规模最大、规格最高、位置最重要、属“阳中之阳”的大殿,俗称“金銮殿”。众所周知太和殿是举行登基大典、皇帝大婚等国家最高仪式与庆典的神圣场所。可想而知,太和殿的命名是多么的重要。笔者无法考证取“太和”二字为殿名究竟是出自顺治皇帝之口,还是哪位臣宦的建议。总之,这“太和”殿名二字取得“有理有据”且精妙绝伦。
首先,笔者发现“太和”二字出自《易经》乾卦的卦文之中——“乾道变化,各自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有些书将“太和”印作“大和”,其实意思相同且古时“太大”通用。将上述卦文译为白话——即“乾道变化之中,万物皆有各自正当的性质与命运,保持与适合这一自然的大和谐,才是万物得到顺利与坚贞的关键”。
如前问所述,乾卦的每一爻都是占卜“龙”之命运的。那“龙”既喻指“真龙天子”天朝皇帝,又象征“龙的传人”华夏民族。乾卦中精论“乾道”的“太和”二字,被用之于故宫外朝属“乾”的天子登基或举行“献俘”仪式的大殿,这委实“名正言顺”得无可挑剔,令万众欢声赞颂。恐怕世上再也找不到如此“出身尊贵、哲理高深”的完美殿名了。
更有妙者,太和殿前平台的东南隅饰置有“日晷”,可取太阳的“太”字意;平台西南隅饰置的粮斗即“嘉量”,可取“禾”字意,“太禾”又再次符合“太和”的谐音。当笔者发现这个奇妙巧合时,简直不敢相信,难道这又是现实中“无巧不成书”的一例吗?
清末外交官薛福成在其《出使英法意比四国日记》记述,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他在巴黎的中国展室中发现有圆明园玉印二方。一方青玉印为“保合太和”;一方白玉印为“圆明园印”。1904年(光绪三十年),康有为游巴黎,在奇规昧博物馆曾见过中国内府珍物及玉玺等,并认为是圆明园文物。
据说,上述巴黎东方博物馆藏的北京圆明园两方玉印,是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抢走的。其中玉印“保合太和”四字,源自《易经》乾卦,该印不仅身价高贵无比,而且有较高的文史研究价值。
最后,再次和大家重温《易经》乾卦的白话译文——“保持与适合这一自然的大和谐,才是万物得到顺利与坚贞的关键”。怎么样?这卦辞完全可以加深理解“保合太和”的精妙哲理吧。原来,看似枯燥的《易经》,若结合导游紫禁城,可从学习与实践中收获诸多欢乐,并能不断增强传承华夏文化的自觉性。
作为读者或观众,你是否忽然察觉到,《易经》哪是什么占卜之书,简直是不啻今日的哲学教材!
26问 太和殿四角飞檐上的小兽为何是十个?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作为古代木结构的建筑物,在全国是最高、最大的一座。明初建的太和殿曾为面阔九间,进深五间。清初康熙八年改建为面阔十一间。据说这样扩建是为了在间数上“胜过前朝”。太和殿被筑成古建仪制中最高级别的“重檐庑殿”,是“九五至尊”皇权至上的象征。
太和殿的四条垂脊完全一样,由上而下地观察其中任何一条,首先看到一个大兽头,亦称垂兽。它支棱着两支弯角,扬着脖子,闭口怒视地监督前方的一排走兽。这个称为垂兽的,是传说中的四海龙王之化身。
四角飞檐上的那一排走兽,宋代称为蹲兽,清代多称为走兽。清代还规定,仙人骑凤身后的走兽最多为九个,最少为一个,根据宫殿等级不同而设,但必须是奇数。只有太和殿例外,多为十兽。它们是:一龙、二凤、三狮子、四海马、五天马、六押鱼、七狻猊、八獬豸、九斗牛、十行什(猴子)。十兽多来自神话传说,各有独特的性格与神奇作用,在易学中亦各有寓意,如吉利喜庆、刚正威猛、消灾避祸。它们在前有骑凤仙人领军,后有海龙垂兽督阵的一字队形,犹如神兵天降,甚是热闹。
总之,太和殿四角飞檐上各有十个走兽,超出了最多为九的常规,成为全国古建的孤例。说到太和殿飞檐上为何有小兽十只?或许康熙八年扩建太和殿时,正当满清入主北京不久,取“时(十)来运转”及“十全十美”的谐音与吉意,意在祈望朝廷兴旺发达。另外,乾隆曾作《十全记》,炫耀其在边疆地区建立的十大武功——“十功者,平准噶尔为二,定回部为一,扫金川为二,靖台湾为一,降缅甸、安南各一,即今二次受廓尔喀降,合为十”。因此乾隆自称“十全老人”。佛学中有“十地圆通”之说。这些与“十”相吻合并有相同寓意的事物,举一反三地琢磨起来,不亦乐乎。
27问 太和殿正脊两端的龙吻为何呈举剑刺背之姿?
太和殿屋顶上的建筑装饰格外引人注目,各种龙兽静中含动,颇有热闹非凡的味道。从最高处看,首先是正脊两端张口对视着的龙吻,又称正吻或大吻,每只重约4吨。正吻的造型巧妙地刻画出一只四爪腾空、怒目张牙、狂吞正脊的巨龙,吻背上还露着没刃而刺的剑柄。传说此吻原名为“螭”,原身为海中无角孽龙,生性喜吞,游弋无常,从不安分守己,故又称“吞兽”。宝剑刺入吻背,首先表示将其固定于大殿正脊两端而永不脱逃,其次表示发挥其嗜好咬物不放的特长,为皇宫永远衔梁,戴罪立功。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让有前科的龙劳动改造”。
据说我国古建的正吻,唐以前多为“鸱吻”,形状象鳍。中唐及辽代的鸱尾下部出现张口吞脊的兽头,尾部逐渐变为鱼尾。这说明古人对防火愈加重视。宋代以后出现龙尾及兽头等形式,元代则又改称鸱吻或兽吻。至明初修建紫禁城时,创造了龙吻且背刺宝剑,又称正吻或大吻。因此,吻的造型演变至紫禁城落成而达到登峰造极。
明清两代都将龙吻奉为镇火神兽,建殿工程临到“上吻”之时,还要举行“迎吻、祭吻、簪花、披红”等极为隆重的仪式。其实,无论是正脊两端的龙吻,还是四条垂脊上的垂兽,以及飞檐上的走兽、仙人,它们既是屋顶装饰物,又是防雨的重要建筑构件。它们将正侧脊面的坡瓦汇合处,盖得上下严实,是实用与装饰、造型与寓意完美结合的艺术结晶。
真的,经古人对一条张嘴吞咬之龙的改造,令其乖乖镇守在大殿正脊两端,加上大吻的配套附件如吻钩、吻索、吻锔、索钉等,使太和殿屋顶的雄伟庄严之中,又增添了富有传奇色彩的精巧点缀。
鉴于龙吻属“水兽”,易学五行说“水涵木”——因各殿都是木制,水可养木;又说“水克火”——各殿都怕火灾,水能克火。所以各殿顶端设置代表“水”的龙吻最适宜。倘若相反,谁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用哪吒的“风火轮”来镇压屋脊的话,那准是活腻歪了找死!
最后,说点离题小事——太和殿正脊两端的龙吻为何呈举剑刺背之姿?笔者想,吻与剑结合为一体,因此可取谐音“稳健”二字;剑与衔二字谐音,可喻为“荐贤”之意。那大殿正脊两端镇守着张口衔梁的龙吻,于是首先“衔梁”与“贤良”谐音,甚是吉利。同时,举剑刺入吻背,令其稳固地衔梁之姿态,进而又可引申为“举荐贤良”之意。
总之,紫禁城各大殿正脊上两端全都呈“举剑衔梁”的龙吻雄姿,因而可以说都隐含“举荐贤良,金瓯永固”之意。对此说法,也许有人质疑我“牵强附会”或“画蛇添足”?但笔者仍然以为,毕竟是我国的古建工匠们,成功地创造出外表精美迷人、背后故事多多的龙吻,而面对这个能引发无限遐想的艺术造型,难免有人浮想联翩。
笔者真的曾细细揣想过,当年古建工匠们造出“举剑衔梁”的龙吻,其实是有“表里”两层用意的。一是“表”——基于“螭”有游弋不定、嗜好吞咬习性之说,故而设计出“插剑固定螭身”姿态。二是“里”——利用谐音,以特殊的“隐喻”方式“诉求”皇帝做到“任人为贤”,或干脆暗中替皇上打出“朝廷用人广告”,因为是在大内密而不宣地干活,龙吻深藏“举荐贤良”的密意难以被人察觉。
因大多数帝王从不把举贤用能当真落实,昏君暴君不懂“近贤臣、远小人”的道理,史上卖官鬻爵、腐败成风多有发生……最终导致上述秘密“用人广告”自然被打入“冷宫”,像秀女入宫熬至白首却从无宠遇一样,落了个“养在深宫人未识”的可叹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