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内求与外求给人带来的深远影响

有一句古语是这么说的:“鸡蛋,从内打破是生命,从外打破是食物”。

我相信这一句话,大家听到耳朵都生茧了。甚至是已经把它当成了鸡汤。

但同样的,用这一句话来悟人生,一点不为过。

就包括破茧成蝶也是一样的。

你会发现,自古以来,成长一定是源于外在给了我们的阻力和压力。

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会特别的痛苦,特别的煎熬。

对于从来没有经历过风吹雨打,风雨洗礼的人来说,那可能就真的是灭顶之灾,从此一蹶不起。

那么对于另外一种人呢?他们笑迎人生的困难,在最关键的时候咬紧牙关挺一挺,他知道成长的路从来就不是那么顺心的。

在逆境中,他们不断的去调整自己的战略战术,紧盯着目标,一步都不松懈。

最后从内打破了鸡蛋的壳,突破了束缚自己身体与思维的茧。

我相信,这种励志故事听多了,你会觉得他会离你很遥远。

那么接下来就拿自己身边的事来说道说道。

生活中的模式

请问在你的人生旅途中,你有过情绪吗?当然在这里我所说的情绪是愤怒,激动,气愤之类的。

我相信每一个人都有过吧!

好了,听好了。

问问自己,在那一刻,你有反观过自己吗?

我相信别说反观了,在那个时候你一定会弹出一个自动化模式。

你的观点是错误的;

你太过分了;

你为什么那么自私;

做人做成你这样子,真的是失败;

我真不知道你是怎么想的,你有没有一点职业道德;

你再骂一句,我弄死你;

………………

相信在生活中这样的场景有无数,大家可以自行脑补。

在那一刻你有没有感觉自己像一个好斗的公鸡,而且在那一刻的反应是不需要经过你的大脑的。不经过大脑是因为不需要逻辑推理。

不需要逻辑推理的背后是什么?那是自动化模式。

所以,亲爱的读者。我相信在生活中这样的场景并不少见,而且在你有情绪的那一刻,你去反思一下,是不是这样一种呈现。

区分内求与外求,习得一种能力

那么问题来了,请问在那一刻你是在向外求,还是在向内求呢?

相信你心中已经有了答案。通常情况下,当起情绪的时候,一定是在外求。

那么在这里带大家区分一下,外求,就是把自己的焦点放在外面,你怎么怎么了,你可以如何如何。

内求,就是把自己的焦点放在里面。对于这个问题,我有什么可以调整?我错在了哪里?我可不可以采用更有效的方式呢?

你认为哪一种更会启发你的思维,会让你能够更加有效的解决问题?

相信你心中有答案。

其实关于这样的论点,并不是今天拿出来讨论才有的,而是在很久很久以前就有了,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面就已经讲到了。

而且,当你能够从惯性思维里面出来的时候,那么你的轮回模式就此斩断。

并且在此时你会多了一觉,什么觉呢?觉察力。

说的更简单一点,就是那一刻,你知道你自己在干嘛!

别看就是这么简单的几个字,在那一刻你就是活在当下的。

两种方向,不同的结果

采用两种不同的应对方式,走上的结果就固然不同。

一种是启发思考,不断迭代自己的思维方式,继续朝目标前行,最终拿到更好的结果。

与此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去提升自己的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

把发生过的,变成自己的经验,启发自己的创造性。更好的去解决困难,解决问题。

而另外一种,是继续固化自己的行为模式。

从来不问自己,需要什么成长,需要什么迭代,都是对方的错,和我没有关系,不敢于去承担责任。

那么为什么在这两种选择之中,有那么大的差异化,而偏偏会选择后者呢!

如果你能思考到这一点,说明你在用心。

其实原因很简单,成长的路都是困难的。而颓废的路,都是舒服的。

自古以来,所有的成长,都是千锤百炼。

所有的颓废,都是随心所欲。

愿你我能够悟到属于自己的路。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昨天和小伙伴聊天,聊到内求与外求的话题,我以前也是外求的那个,慢慢的觉得外求让自己的内心更不舒服,心情也会随着外在...
    一切如自己所愿阅读 1,124评论 0 4
  • 昨天经历了一件小事,引发了一点思考。 我爱人是科研工作者,最近压力大、任务繁重,还有各种琐事需要处理,几乎天天加班...
    董小满one阅读 1,492评论 4 5
  • 这是一篇写于2019年8月30日的文章,今日整理发布,请悦纳!原标题是《高速路——新开始》。 抬头时,望见了悬崖上...
    红指甲的幸福阅读 225评论 0 1
  • 想到家,我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图画和表情,而这个图画和表情有的是被定格的,有的则是变化着的。那么,此刻,想到家,你...
    海梅阅读 1,265评论 0 4
  • 《我是演说家》这档节目教会很多人新的认知,也很多人在找我是演说家里的励志演讲稿,下面学习啦小编就为大家带来10篇最...
    大霞姑姑阅读 28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