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梳理这学期的教学工作时,我在想,学生的学习能力有了哪些提升?我把目光转到了我的课堂。
这学期的课堂学习感觉轻松了许多,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熟读文本
每次学习新的课文之前,都会让他们或者和他们一起走进文本,放空自己的一切,或大声朗读,或低声细语,沉浸于文字,经过这样来来回回地读,文字背后的内涵就会跃然于胸,学习起来轻松愉悦。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
有时候想想,学生之所以上课沉默,很多时候是对文本不熟,课文读的少,不理解,当然也不会回到问题了。读的不深入,课文所表达的情感也就不能很好的领悟。
资料搜集
这册书的第四单元的语文主题是结合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情感。但是收集资料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他们从一年级开始就在学习收集资料,虽然教材上没有要求,但是我们在做手抄报时,就开始让家长帮助学生收集资料。三年级下册的学习时,教材就开始要求引导学生通过查资料理解难懂的句子。四年级下册学习时,引导学生根据需要收集资料,初步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到现在的运用资料,循序渐进。
虽然学生不是零基础,但是还要正确引导,让学生明白为什么查,查什么,怎么查,在收集中如何筛选资料等,通过学习,学生明白了收集和搜集两个词的不同,“收集”是使聚集在一起。“收集”和“搜集”,都有把不在一起的事物集中起来的意思,但两者意义侧重的方面不同。“收集”侧重于“收”,即收拢,对象是现成的事物;“搜集”则重于“搜”,即搜寻,对象是须到处寻找的事物。明白意思了,再去做就简单多了。
通过学习,学生会主动搜集资料,运用资料,并形成了一种能力,在后面的学习中大部分学生都能把这项能力落实到。
阅读一个文本,当对文本叙述的事实和基于事实表达的情感有疑惑时,就要查找资料,以丰富必要的历史、文化背景,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助力对文本准确、深入的理解。就像第四单元,课文讲述的故事离学生的生活有点久远,如果不结合资料,很难弄懂课文涵义。
查找资料是准确而深入地理解文本内容和思想主题的一种读书方法。老师要引导学生结合学习的需要有目的地查找资料,有针对性地使用资料。
每天进步一点点,日积月累,集腋成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