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平面、立方体—放大平面—将立方体放到平面上方—将平面设置为碰撞体、立方体设置为柔体(播放时立方体落到地面上后有一个弹跳)—给立方体一个细分曲面—把立方体放到细分曲面下—把细分曲面C键(变成细分过的立方体,播放时立方体落到地面上后塌掉)
—立方体有一半落到地面下方的处理方法:把立方体从细分曲面下方拖拽出来—删除动力学标签、删除平面—新建地面—地面设置为动力学碰撞体、球体设置为动力学柔体(即动力学失效时,把动力学标签去掉,重新添加,防止都不行的情况,在删除标签之前可将整个文件备份)—选择柔体动力学—右下方显示属性—基本属性中的激发模式、碰撞属性中的继承标签、独立元素同刚体,不同之处:选择立方体后面的模型标签
1、弹簧:调节球体的柔软程度
(1)构造:整体形态调节,即保持外形的属性,1(塌)-100(立体)
(2)弯曲:变形程度的调节,也可保持变形程度,100(硬)-1(软)
2、保持外形
硬度:0-75(像充气的皮球一样弹起)
2、压力
压力:200,代表内部的压力,默认为0,往往结合K帧只使用:当球体落到地面时,给一个压力,就“砰”的一下弹起了
*设置柔体动力学的本质:由本来分段较少的模型转换成分段很多的圆滑后的模型(设置柔体前应先增加分段,分段越多,柔性越大,分段后的面是刚性的)
改变添加了动力学的模型的大小的方法:新建空白—把立方体最后面的模型标签拖拽给空白—调整空白大小—再将空白后的标签拖拽给模型(带着动力学调节模型的大小,可能导致动力学计算失误)
*构造、弯曲、硬度、压力是柔体的四个属性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