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因胃部不适去医院做胃肠镜检查。当终于被叫到名字进入胃镜检查室时,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奶奶随我一同走了进来。老人大概七十多岁,皮肤有些黝黑,几缕花白的头发有些零乱地飘散在额前,但衣着干净整洁,身形也并不佝偻。也许是因为焦急紧张的缘故,拿病历的手微微颤抖着,她拿着几张检查单问医生这些检查在哪里做,医生正忙于准备工作,只瞄了一眼便叫老人去外面等着,要叫了名字才能进来。我注意到老人的检查单上没有编号,便叫她去对面的预约室询问一下。
当我做完胃镜检查坐在候诊椅上缓解因检查带来的身体不适时,人们还在议论刚才那位同我一起进去的老人。他们说她一大清早就来了,在这一层都走了好几个来回了还没找到地方。他们一边从老人的穿戴上揣测老人的家境应该不错,一边唉叹着子女光给钱有什么用,竟连上医院看病都不陪同,一边却做着冷漠的看客。
我默默地起身离开,沿着楼层的走廊留意着那个头发花白、瘦小无助的身影,但从三楼到一楼的门诊大厅都没看到。当我再次返回三楼取一份化验结果时,我终于在预约登记处看到了这位老人。老人脸上的形色舒缓了很多,零乱的头发也捋的整齐了。她正在坐等着做幽门螺旋杆菌的呼气测试,旁边一位年龄相仿的老人在和她聊一些今年多大年纪,身体有什么毛病之类的话题。为了避免唐突,我假装看化验结果在老人的身边坐了下来,并和她搭讪:“老人家,您也要做这个测试啊?是吃了药后15分钟开始往里面吹气吧?”老人抬头看了一下表,笑着回答:“再过5分钟就可以吹了。”“哦!我今天也做了,用力吹到底,吹三五分钟就可以了,取结果也快,就在前面的盒子里。”老人点了点头表示知道了。我看到老人的胃镜检查单上已写上了编号,便猜想医生应该都和她交代清楚了。我于是起身回家,心头长舒了一口气。
前些日子,我八十多岁的老妈独自去街上购物,因迷路差点就回不了家。老妈身体一向硬朗,神智也很清楚。平时一切起居饮食从不让我们操心,然而那一次,老妈在经常乘坐的车上下错了站。当她在通往另一个村庄的路上渐行渐远时,她怎么也想不起来这到底是到了哪儿。因着急、紧张、劳累,老妈脸色苍白,冷汗直冒。当她坐在路边茫然无助时,一位好心的大哥把她送回了家。后来我们回家听老妈说起此事,心头愧疚后怕之余也对这位做好事不留姓名的大哥和这个温情的社会充满了感激。
我相信,对于辛苦养育我们的父母我们每个人都有反哺之心,都想在能力范围之内给父母最好的回报,想在每一个能团聚的日子里和父母共赏天伦,想在每一个他们需要的瞬间赶到他们的身边。
然而在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那么多的如你所愿。在陪伴父母变老的路上,我们总有些迫不得已的缺席和一些意料之外的疏忽。
所以,当你碰巧遇上他们突发不适时,请帮忙拨个电话或施以援手;当你开车经过斑马线时请慢下你的脚步,让颤颤巍巍的他们从容走过;当你享受着人工智能等高科技带来的生活便利而他们却无所适从时,请多点耐心为他们指点迷津……愿每一位老人都能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愿“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传统美德成为这个社会最和谐的音符,温暖徐徐老去的父母,温暖在外拼搏的游子,温暖这世间的每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