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传,范蠡为了能公平公正地交易,造出了历史上第一杆秤。
古时后,一斤为十六两,范蠡便在秤杆上设置了十六颗星,分别为象征“天”的南斗六星、象征“地”的北斗七星和象征“福禄寿”的三星。
你对别人的算计
终有一天会回到自己身上
范蠡在齐国时,发现当地马匹优良,而吴越一带良马稀缺,决定购马匹运到越国出售。但当时战乱连年,来往的商路上盗匪横行,加上路途遥远,自行运送花费也难以估算。
经了解,范蠡注意到齐国有位势力庞大的商人姜子盾,经常贩卖麻布至吴越地区。沿途之地,姜子盾都已用钱打点,能保障货运安全。但怎样才能达成与其合作的目的?
范蠡想了一个妙计,写告示张贴于城内:本人有马队一支,因开张大吉,可提供三个月免费运货。果不出所料,告示一出,姜子盾就主动找上门来。
三个月后,合作顺利到期,姜子盾忍不住好奇问范蠡,靠什么养活马队?
范蠡这才笑着道出实情,自己每次在北方购买良马填充到马队中,到南方后卖掉一部分,如此来回赚取利润。姜子盾听后佩服连连。
范蠡在《陶朱公商经十八法》写道:
“于已有利而于人无利者,小商也;于已有利而于人亦有利者,大商也;损人之利以利已之利者,奸商也。”
这是一种商道精神,更是一种处世格局。一个人有共赢的理念,舍得主动让利,自然会为自己带来更大的利益。
短视者舍本逐末
远见者深谋远虑
有位名叫猗顿的年轻人,曾慕名前去拜访范蠡。
彼时的猗顿谋生无着,日子过得十分艰难,希望范蠡能帮自己指明一条致富之路。范蠡在了解了猗顿的情况后,给出了建议:你想赚钱的话,就去从事畜牧业。
表面看起来,这个建议并未解决猗顿当下的生计问题,相反还要让他耗费很多时间在养殖上;但实际上,范蠡是为他从长计议,解决根本问题。之后,按照范蠡的指示,猗顿迁徙到晋国临猗畜牧牛羊。
凭借辛勤经营,用十年的时间将畜牧规模日渐扩大,最终成长为晋商鼻祖,和他的师傅范蠡一起,被后人尊奉为商业巨富的代表。这就是“陶朱猗顿”典故的由来。
《增广贤文·上集》有云:
富人思来年,穷人想眼前。穷人习惯于看当下得失,富人却从不局限于眼前。
《从政遗规》中有言:论事不可趋一时之轻重,当思其久而远者。
谋之不深,行之不远。
短视者舍本逐末,容易走入死胡同;远见者深谋远虑,在人生长路上行稳致远。
得人心者得天下
得人气者得财气
灾荒之年,范蠡手上囤粮居多,旁人都料想他必定要趁机大赚一把,但他根本不卖。
有同行问他,范蠡笑说,我囤粮是为了使市场保持相对平衡,不是为了借机哄价格。
事实上,不取不义之财,是范蠡一直恪守的经商理念。
每遇大灾,他就会给农户减免地租,同时开粥场赈济灾民;对待雇工,他也从不像一般商家那样苛刻,而是十分慷慨仁义。每年年初,他会和一些农民、商家签订商品收购合约。到年底如果商品价格上涨,范蠡便按照市场现价收购;如果价格下跌,他仍会确保按合约价格结算。
虽然这样做,会有所亏损,但却为范蠡赢得了信誉,树立起诚信经营的好口碑。
《世语新语》有言:小胜靠智,大胜靠德。
巧诈只能获利一时,拙诚却能受益一生。修炼一颗仁厚诚信之心,才是积累财富的最好方式。
得人心者得天下,得人气者得财气。
写在最后
深耕大局思维,践行拙诚之道,财富就会慢慢向自己靠拢。
想要成事,先要把自己修炼好。
♥️
The more I know about the world,
the more I know about you.
谋之不深
行之不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