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四十九
原文
随园有对联云:“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故是李侍郎因培所赠,悬之二十余年。忽一日,岳大将军钟琪之子参将名瀞者来谒。入门先问此联有否,现悬何处。予指示之。端睇良久,曰:“此后书舍,可有蔚蓝天否?”予问:“何以知之?”曰:“余在四川时,梦先大人引游一园,有此联额,且曰:‘将我交此园主人。’潜惊醒,遍访川中,无人知者。今来补官江宁,有人谈及,故来相访。”因出将军行状二十余页,稽首求传。予读之,杂乱舛错,为编纂七日方成。而岳又调往金川,不复见矣。今年夏间,偶抄选鲍海门诗二十余首,其子之钟适渡江来。余告以选诗之事,问:“尊大人有余集否?”鲍不觉泣下,曰:“异哉!余今而知梦之有灵也!吾渡江前三日,梦与先人游随园,先人与公同修舡,以纸补其窗棂。醒而不解。今思之:夫舡者,传也;纸者,诗之所附以传者也。今公抄选先人之诗,岂不暗相吻合耶?”甚矣!鬼神之好名也!
译注
随园有一对联是:“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故是李侍郎因培所赠,悬之二十余年。根由是李侍郎因培赠送随园的,悬挂了20多年。忽然一天,大将军岳钟琪的儿子参将岳瀞来拜谒。进门先问此联还有没有,现在悬挂在哪里。我指示给他看。端详了好久,说:“这后面的书房,可是叫蔚蓝天吗?”我问:“你怎么知道?”回答说:“我在四川的时候,梦见先父引我游览一处园林,有这幅联额,并且说:‘将我交给此处园林的主人。’我被惊醒,遍访川中各地,无人知晓。如今补授官职来到江宁,有人谈及到您,所以来拜访。”于是拿出岳将军的文章二十多页,磕头拜求我写传记。我读了后,感觉杂乱无章,为此编纂了七天才能成稿。而岳瀞又调往金川,不能再见面了。今年夏天,我抄选鲍海门诗二十余首,其儿子鲍之钟正好渡江而来。我把抄选诗的事告诉他,并且问他:“令尊大人有遗留下来的诗集没有?”鲍之钟不自觉地流下泪水,说:“奇怪啊!我今天才知到梦见的事是有灵验啊!我渡江之前的三天,梦里与先父一起游览随园,先父与您共同修理一只船,用纸补糊船的窗棂。梦醒后而百思不解。今天想起来了:那只船,就是传的意思;窗户纸,就是诗词所依附用来做传记的啊。今天您抄选先父的诗,岂不是冥冥之中与我的梦相吻合吗?”太厉害了!鬼神都喜好名声啊!
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以三坟;少昊、颛顼、高辛、唐、虞之书,谓之五典;八卦之书,谓之八索;九州之志,谓之九丘。
鲍皋(1708—1765) ,清朝江苏 镇江丹徒人,字步江,号海门。国子生。乾隆初,举博学鸿词,不就。壮岁游姑苏、武林,客淮扬间,晚年颓放。善画,尤以诗赋名。沈德潜尝称其与余京、张曾为“京口三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