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蒙山樵夫
校园春浓,牡丹初开,花季学子,青春绽放。我真是邂逅这校园最美的时节。
暮春的早晨,校园的墙外,是静静流淌的浚河,河面的清风携带花香与水草的味道不时飘浮在这校园。校园的一角,是一处小小的牡丹园,不知是迎接我们,还是受到校园里少男少女的感染,曾经苔米小,牡丹正花开。
清晨的阳光,透过刚刚展开绿叶的缝隙,给校园的林荫路上,撒着点点金色的光。荷塘很小,三丈见方,热心的老师,刚从浚河请来几尾抱子的母鱼,莲叶刚刚露出羞涩的半张脸,这母子鱼会把这里当成自己温暖的产房温暖的家,陪伴自己的孩子嬉戏成长。
小小的牡丹园,花朵方盛开。高三的孩子,在这花园旁照相,一队队一伙伙的少男少女,摆动着他们特有的姿势,留给母校青春的芳华,留下自己的青春的回忆。
这里是我22年前落脚的地方,斯时,我从一乡镇中学调到这学校工作,12年前从这里调走,我与我的一届届弟子,在这校园里度过了我人生最美的十年的时光。
我们是在教师最不受待见的时候,拿起教鞭的。虽说是都是师范院校毕业,不少人还是想尽一切法子,转行离开了这三尺讲台。我们这些人,没有门路,也不敢想离开这讲台,就觉得离开这讲台,就会失去安身立命之所,就会失业,就没了自己的灵魂,就失去了自己的精神家园。所以,我们选择了坚守。
今天,作为工作安排,我又走进了这里,走进教室听课。走进了自己曾经日日站立的教室,感觉恍如昨日。站在讲台的是我的弟子,可当年是我站在这讲台上,那个时候他们还是孩子。年轻时代,激情似火,课堂上我挥洒青春,在与孩子一起耕耘的时候,我们沉浸于中国文字优美的情韵之中。大师们经典的篇章,唐诗宋词美丽的诗境,让我们忘了周围的一切。一旦在站在讲台跟孩子们一起学习,我就习惯于进入忘我的状态。在炎热的时候,我大汗淋漓,汗水几乎要湿透长裤。细心的女生给我递过纸巾,聪明的男孩送上来宽大的毛巾,我把毛巾挂在脖子上,就像农夫锄禾的样子。我觉得自己真的是农夫,教室里的孩子,就是我的一棵棵幼苗,我用汗水耘田、锄草,精心呵护他们成长。20年后,当年的小苗子,已经成长了,就像这校园里曾经的小树苗已经长成挺拔的大树了。
而我,在端详着讲台上的弟子,怎么这样熟悉,那一招一式那言语表情,酷似当年的我。江山代有才人出,一代新人换旧人。当年的弟子是一棵绿色的小树,脸庞就如同牡丹园开放的花朵,那身段就是玉树临风。我凝眸于这教室的孩子,一袭青春的秀发,一样花样的脸庞。读书书声琅琅,那书页的文字跳动成青春的音符,其声悦耳;写字沙沙作响,如春蚕啃啮桑叶,那知识如同丝缕,编织着梦想的彩锦。雏凤清于老凤声,静坐于这教室听课,我在时间的流变中寻找着自己。这讲台上的曾经是我,这课桌旁的曾经是我的弟子;而今,当年的弟子成了讲台上的我,而当年还没出生的孩子,成了这课堂的学生。半百叟的我端坐教室,聆听我弟子的课堂。一代人就这样成长了,我也在弟子的成长中鬓发渐霜。
因为最初的热爱,我选择了坚守;因为坚守,我爱之弥坚。在这校园里,我同孩子们度过了多少个日日夜夜。我们都是披着晨星来到学校,也是带着孩子们的梦呓回到家里,如此算来,我在这里,不是工作十年,而是工作二十年。想到这,我感到的不是辛苦,而是充实和快乐。当年跟我们一同来到这学校的青年人,我们是共同战斗的战友。我们骑着自行车翻山越岭、走村串户,到我们的弟子家里家访,也真是忘记了夏日的骄阳,忘记了冬日的严寒。我们只记得,我那些学生家长们,用在田里耕作的粗手与我们紧紧相握,不会煽情的表达,有时是语无伦次,有时是词不达意。我明白他们的意思,孩子跟着我们上学,他们放心。看着我这些日日在田地里劳作的学生家长,我想起了我的父亲,当年我当学生的时候,我的父亲就是这个样子。有时候,这信任就在眼睛里,不在言语里。这家访,让我感到了作为我弟子的老师沉甸甸的责任。
教师的工作平凡得让你看不到,真的没有什么大事,更别说惊天动地了。我经常告诉孩子们,老师除了知识和关怀,别的真的给不了你们什么。无外乎学生情绪低落了,给他们开导几句;身体病了,给孩子们倒杯茶,或者安排几个学生医院陪护;成绩进步了,鼓励几句;骄傲要翘尾巴了,敲打几下;成绩退步了,安排学习小组帮助一下。让我比较费心的是那些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对他们我需要细细拿捏,以他们敏感的心能够接受的方式跟他们谈话。教育更多的时候需要春风化雨,需要潜移默化,需要耐心等待。简单不是教育的选项,粗暴更是教育的大忌。我选择在办公室没有其他老师的时候,对这些特殊的学生,用很轻松的语气,谈一些青春的话题,讲一些深陷感情旋涡青年学生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跟他们很类似,故事里的情节,跟他们很一致,看到他们眼神的不安,看到他们表情的局促,火候一到戛然而止,然后轻声问他们:这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呢?于是,我的教本里,我的办公桌里,就有他们悄悄留给我的信,那是他们青涩年华的心曲。跟孩子交流,你既是引路人,又是同龄人。必须以引路人的思想去感召他们,又必须以同龄人的心去理解他们。大棒与温情,都是教育的手段。当孩子们走过青春的沼泽的时候,他们会铭记这成长中的青春印记。
记得那一年,也是今天的这样的日子,临近毕业的孩子,拿出一张中国地图,于是孩子们在这上面签上了自己的名字,标出自己向往的地方。这张写满孩子们梦想的地图,至今还被我收藏着。每当我想他们的时候,就拿出来看看,想一想他们当年的样子,想一想现在他们在什么地方。这几年,有了年休假,每次休假的时候,我总是拿出这一张地图,看一看弟子现在的城市,一张机票就把我送到了弟子所在的城市。于是,相隔十几年的思念就这样变成了幸福的会面了。那一次到北京学习,弟子选了他的母校清华园请我吃饭,这餐厅就在荷塘附近,弟子还谈起跟我学习朱自清先生《荷塘月色》的情景;有一年夏天去东北旅游,弟子从外训的营区回来陪我,我们冒雨登上山地森林公园,大雨瓢浇,弟子紧紧搀着我走过了上千个台阶;就在去年,弟子通过微信发给我图片、文字,报告他从毕业就开始参与的两栖飞机AG600首飞成功的消息,还给我转来了党中央、国务院的贺电。这一切如一幕幕电影在我眼前闪现,我觉得我与这教室、讲台、校园、孩子,这一切有着这血缘般的亲情。
时光冉冉、日月如梭,当曾经的日子成为回忆,当孩子们曾经的梦想成为现实,当我曾经的弟子成长为国家的栋梁。看着,这毕业在即的花季少年,我怀想不已。“我们今天是桃李芬芳,明天是社会的栋梁”,这是在烽火年代一代热血青年对未来的憧憬。今天,孩子们生逢其时,成长于伟大祖国繁荣强盛的伟大时代,他们是鲲鹏,扶摇九万里;他们是海燕,敢于迎接暴风雨的闪电。他们如果到了我这个年龄,我们的国家该是什么样子啊?想到这,我对这校园的孩子投以艳羡的目光。
美丽的校园,孩子们笑容如花朵一般灿烂,徜徉于这熟悉的校园,我留恋于这满园的芬芳,我邂逅于满园的牡丹花开。
(2018年4月10日初稿,2018年4月12日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