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昆鹏老师主讲的得到当众表达训练营的第二课的主题是:注意力—怎么吸引听众注意力?
当众讲话的时候最尴尬的恐怕就是黑压压一片低着头刷手机。要是讲话是为了完成任务,可能觉得大家低着头没在听还挺好的,可以减轻社恐焦虑、紧张感。
可要是这是对自己的工作、业绩、前途有重要影响的一次发言,抓住听众们的注意力,特别是在关键内容、节点处牢牢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让听众能记住我们想让他们记住的点,让听众对我们以及我们的发言留下深刻印象,学习如何吸引听众的注意力就很有必要了。
昆鹏老师的这节课也成功地时刻抓着我的注意力,也让我印象深刻。因为老师又拿出了第一课讲价值感时的那个果子模型。
这一次,果子变身来吸引注意力——果核是递进法、果肉是画面感、果皮是听觉锤。
1.层层递进
递进,是我们小学就学过的修辞手法。这童子功在成年人的职场世界依然适用。既然要不断地抓取听众的注意力,大招就要放在后面,一层一层带听众上台阶,一直抓着他们的注意力不要跑掉。
老师帮我们总结了重要性、难度️、感受等9个分类的维度。在需要发言的时候,根据场合、内容选择合适的维度来进行层层递进。
2.步步抓心
在眼科名医陶勇的书《自造》的推荐序中,著名节目主持人敬一丹写道:“分享,不仅仅要有愿望,还要有方法,有时还真是个技术活……这种沟通意识和科普能力,助力信息有效到达,是我们非专业的读者特别需要的。”
的确,要做好分享,无论是书面文字、还是口头分享,无论是用图像,还是用视频,背后的逻辑都是一样的,首先就是要有敬一丹说的“要有愿望,还要有方法”,要有“沟通意识”。
而昆鹏老师在课程中讲的果子模型的果肉——画面感,就是在提醒我们要有沟通意识,要让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够呈现出画面来,因为这是让我们想要表达的信息、内容、理念,直达听众内心的最好方法。
如果我们没有沟通意识,就不会认为画面感有多重要。而不重视表现出画面感来,无论是书面表达还是口头表达都不能很好地直指人心,都不能牢牢锁住注意力,也就不能让人留下深刻印象。
愿望有了、意识有了,方法昆鹏老师也有,就是画面感=举例子+给场景+加情绪。
照这个模板,即使三言两语,也能营造出一副生动的画面场景来。而我们一般当众表达要举例子、讲故事的时候,例子、场景可能都能做到,而“加情绪”可能会遗漏。
记得罗砚老师在得到职场写作训练营讲公开发言的时曾说过,要召唤听众对焦目标要用感性素材,逻辑是无法召唤的。
因此,在吸引注意力、营造良好的画面感,情绪,必不可少。
举例子之后要给场景,给了场景要加上情绪,这三步走要一步紧跟一步,才能步步深入、步步抓心。
3.声声入耳
有了情绪、有了视觉画面,听的方面自然不能少,既然是当众发言,语言的力度、声音的力量必须要用足用好。
昆鹏老师给我们的方法是“听觉锤”,这个工具听着就很有声音感、力量感。
而我们锤钉子是时候,都要多敲几下才牢靠。那我们发言的时候自然也是需要让一些内容有所重复,才不至于是一锤子买卖,听过就算,而是声声入耳、绕梁三日。
最后,还给了“导游模型”这个当众表达的万金油模型。由终点、价值点、站点、重点等四个要素构成。当我们为写发言稿挠破头皮的时候,不妨顺着“导游模型“走一遍,确保我们讲话言之有物且令人印象深刻。
无戒学堂2022年日更第211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