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标准》对六年级的课外阅读要求是: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要把课外阅读作为学生学习、生活的需要,要让学生乐于读,自愿读,才能使其成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为了开拓学生视野,提倡他们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进而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为切实促进六年级学生语文能力,特制定以下计划:
一、
(一)阅读方法:
1、学会速读的方法。
2、掌握质疑的方法。
3、具有一定的挑选读物的能力。
(二)阅读能力:
1、学会精读、略读、默读、浏览等多种读书方法。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能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2、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3、能逐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精神与情趣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4、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的文言文。
5、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
(三)阅读量:文学类5本;故事传奇类2本;作文辅导类2本;科普类1本;中外名著类1本;背诵30篇以上优秀诗文。全学年阅读100万字以上。
二、阅读时间:
每天坚持看课外书30分钟至一个小时,每天中午12:20至12:50为阅读的时间。
三、阅读的基本范围:
(一)报刊类:阅读各类少儿刊物:例:《中国少年报》《少年报》《儿童文学》《少年文艺》《意林》。
(二)文学类:阅读各类儿童文学作品和一定数量的健康有教育意义的成人读物:例:《儿童散文选》《世界童话名著选》。
(三)作文辅导类:阅读有关小学生作文指导类书籍及优秀作文。
(四)科普类:阅读较通俗的百科知识类书。例:《少年百科丛书》的一部分。
(五)中外名著:阅读较浅显易懂的中外名著。例:《鲁滨逊漂流记》、《西游记》等。
(六)阅读优秀诗文。
四、阅读内容及时间安排:
1—3周:适量买书,设立班级图书交易角,每人制定一个自己的阅读书目,班级制定出总书目《中国少年报》《少年报》《儿童文学》《少年文艺》《儿童散文选》《世界童话名著选》《少年百科丛书》等;背诵学校要求古诗1-6首
4—6周:中国古典名著阅读月,走进四大名著,指导学生进行人物点评;背诵学校要求古诗7-12首
7—9周:读书感悟月,指导学生尝试写不同类型的读后感;背诵学校要求古诗13-18首
10—12周:世界名著阅读月,阅读《《鲁滨逊漂流记》、《西游记》等书;背诵学校要求古诗19-24首
13—14周:读书交流月,班级读书峰会;背诵学校要求古诗25-30首
15—17周:评选优秀读书笔记,进行阅读知识竞赛,古诗词展示。
五、具体实施办法:
1、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课外读物。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利用好学校图书馆,鼓励学生到图书馆借阅自己感兴趣的图书;二是办好班级图书角,图书角里的图书由学生带来交换阅读。
2、加强课外阅读指导。一方面要指导学生选择适合他们阅读的图书,另一方面要指导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如指导学生利用图书目录,及时找到自己需要的书,训练他们迅速阅览图书,找出自己需要的资料的能力,以及边读边想边记的读书方法等,以便提高阅读的效果。
3、激发阅读兴趣,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课外阅读活动要取得成效,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持之以恒,坚持阅读。因此,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和个性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活动:
(1)写8到10次读书笔记。读了那么多书,把体会想法,记录下来。
(2)参加一次读书心得的交流会。和自己的好朋友交流一下自己的读书心得,会让自己受益匪浅。
(3)将读书活动延展伸到家庭。开展“我的家庭阅读”活动。利用家长会,把一些家长好的做法介绍给大家,让家长懂得重视环境的作用,既要为孩子营造良好的物质和生活环境,同时也要为孩子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从而让儿童在成长中逐渐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4)四人小组为单位,收集有关报刊的小资料、格言,自己撰写读书心得等,每学期组织一次读书手抄报比赛,进行评比。
(5)做好荐书活动工作。教师每学期向学生推荐一到两本好书,如,并带领学生一起阅读,做好师生同读一本书,一起交流读后感受和收获。
(6)开展各种活动,强化课外阅读。每月举行一次读书心得会或班级故事会,汇报自己的读书收获。每月各评出一名“阅读之星”或“故事大王”。
4、重视阅读评价,抓好检查落实。教师和家长每周要对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对阅读量达到要求,阅读效果好的学生进行表扬鼓励。对暂时达不到要求的学生,要热情地给予指导和帮助,使他们端正阅读态度,改进读书方法,落实好课外阅读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