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孩子的学习,家长们的心情应该是相通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可是我们再着急,再焦虑,也只能是外因,孩子若没有强大的持久的内在动力,是很难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我不是在摆脱家长的责任,而是想说,我们不能过分关注孩子,把自己未遂的心愿强加在孩子的身上。
因为经历过如此多的磨难,因为爱孩子,不想让孩子走那么多的弯路,才会苦口婆心的劝诫孩子不要做什么,应该怎样做。
可是孩子没有经历过我们的经历,怎会感同身受,更不可能完全按照家长的想法来。因为孩子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只有在自己多次碰壁时,才会吃一堑,长一智。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路要走,我们更不可能把控孩子的人生,但我们可以操控自己人生中那些可以改变的部分。
毕竟孩子的人生,只能由他自己说了算。
面对孩子的成长,我们就无能为力了吗?不是,我们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终身的,是深远的。
家长首先要做好自己的事情,管理好自己,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上行下效,孩子也会模仿父母的样子,朝着好的方向努力奔跑。
不是不管孩子,而是在管好自己的基础上,推己及人,影响和推动孩子一起成长。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是和孩子培养良好和谐的亲子关系,唯有如此,我们的忠告,孩子才会愿意听。
家庭教育,重品格,立的是孩子人生的根基,是帮助孩子写好一撇一捺,做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学习,学习只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次要部分。首要任务是让孩子学会做人。一个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求真尚善爱美的人。
除了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我们家长要关注的很多。《弟子规》有云: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这就是重根基的,孩子只有夯实人的根基,才能在其上建筑高楼大厦。
父母是孩子的领路人,是孩子生命中最重要的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