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到了这个时候还是一样,眼里的寂寞容易叫人悲伤…
第三年了,时间明明过去了这么久,我却还是和这个巨大的牢笼格格不入。看着外国作家大肆嘲讽的美国梦,我通常都在怀疑,自己与那些反面教材又有何异?一样的行尸走肉而已…我坐在一个应该理应放飞梦想的地方做着白日梦,我在一个青春洋溢的地方如冢中枯骨消磨度日…我成了青春阵营的迟暮之人了。
“坐后面的都没什么出息,靠前坐。”在我当年叛逆的时候,这是我选择坐在后排的唯一理由。对,是当年,因为我早就失却了叛逆的勇气。
于是我的成绩跟着我一落千丈,在我学会了组团去网吧、抄作业不听课的时候,父母的巴掌也像南方的雨一样,说来就来。然而我已经被牢牢地锁在了这个地方无法更改。“就你那个个头,你在这儿谁还看得见?知道上进在哪都一样。”渐渐的,渐渐的。我终于在高中时候坐在了教室的最后排,后黑板底下,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迎来了人生中最重要的考试。当然也是在这里,继续我的大学。
“赶紧,作业写了没?早知道不去给人干活了。” 大学就该抓紧搞个对象;大学应该去打工,知道大人多不容易;大学就好好学习,考个研究生!我该干什么?大学又是什么?这里弥漫着一股股的汗臭,却又有迷人的芳香。脆弱的制度构成的围栏正极力阻拦着任何污秽。围栏内,一丝丝光芒努力的蔓延着,祛除着无边的灰暗。
就这样,在一个欢笑与叫骂充斥着的地方,在讲台上的冷漠和同窗间的生疏遏制不住的蔓延的地方,在曾经的梦想和冰冷的现实不断交替的地方。在教室的最后排,有一颗心不住的眺望远方。炽热的它,笑着说,未来,不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