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街见闻(三十二)

上午,还是背着我的蓝色绣花挎包走在南街上,发现女钉鞋匠那里有凳子,人们会在那儿坐下来谈谈话儿,有了活儿,那钉鞋匠就开始干活儿,维持着她的生活。

走着走着发现卖菜的老农也有凳子,还有桌子,没卖买的时候,一群老男人在哪儿下棋,生活是那么的游闲自在。

继续往前走,爱儿裁缝店,也放着好几把椅子,也是供人们出来坐坐说说话。

走过了南门楼,来到卖花的花婆婆这儿,也是准备这几个小院凳子,女人们也会坐在这儿说说话儿,人之间的沟通很重要,今天要是不说话不出门,今天就觉得很憋气。

我非常感谢他们这些老人提供方便的条件,让人们舒适的环境里说这舒服的话,说着曾经的过往。

花婆婆讲述她的故事:十七岁时,被人告知她的母亲,她在学校和老师搞对象。有一天妈妈专门到学校去看看,回家就开始骂她:“你找对象了也找一个好看点的,丑的还疼呢,你找他干什么?”花婆婆说:“我没有呀。”只是从此以后,每天放学回家,她的妈妈总会骂她。花婆婆实在的生气只是从来也不会顶撞大人,就是把自己的脖子气得那么粗了。

后来19岁时大人做主嫁了,来到了婆家。婆婆常常会挑丈夫打她,有一次用砖头打到她肋骨,居然不能动了,躺在床上好多天,幸亏对门就是在医院工作,请来小张大夫给我贴了膏药,疼痛才减轻了。婆婆常常骂她,她就回娘家,因为口粮地还在娘家,那日子呀,特别难过。直到后来婆婆死了,他丈夫才停止了对他的打骂。

每天在南街上,听老人们讲述她们的故事,生活也就丰富多彩了许多,每个人的历史组成了我们整个社会的历史,看着花婆婆的那些指甲花开放,心里也觉得好美。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