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课堂导入可以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增添课堂的吸引力和趣味性,为创建高效课堂奠定基础。为此,我做到立足长远,合理确定教学目标,灵活选择新课导入方法。
一 悬念引入
教师:聪聪和明明是一对乐学善思的好朋友,他们经常畅游在数学知识的海洋里。瞧,(课件显示)他们又来了他们被一道数学题深深地吸引了。(题目:各添上什么计量单位能使5=50=500
教师:你们会做吗?动动脑筋,一定行!(学生思考片刻后汇报)教师板书
5元=50角=500分
5米=50分米=500厘米
5分米=50厘米=500毫米
追问:还有另外的情况吗?(学生疑惑不解)我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一定会明白聪聪和明明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小数的性质”(板书课题:小数的性质)
引导质疑:看了课题,你想了解什么?
(设计意图:用与小数相关的探究性问题导入,在学生思维受阻时,诱发认知冲突,能更好地发挥导入环节的激趣功能和导向功能。通过认识课题,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二、旧知导入
例1.“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本节课主要在整数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基础上学习多种运算混合时的计算方法,教师在上课开始时,让学生先回忆并计算2+5Ⅹ6-3、42+12Ⅹ3,通过回忆单一运算法则,讲解运算顺序,从而展开四则混合运算的教学。这种导入方式简单、方便,既能让学生直观的感受新旧知识之间的连续,也可帮助学生加深对旧知识的记忆。
三、 迁移导入
将旧知识所用的研究方法迁移到新知识的学习中,通过知识的继续深化,促进新知识的理解。 例1.“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教师先让学生回忆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明白四则混合运算是在单一运算的基础上,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在此基础上,引出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利用旧知识做铺垫,过渡到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不仅仅是整数,小数四则运算仍然是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这种导入方式有利于学生搞清新旧知识的区别和联系,有利于知识的迁移,使学生能够真正体会到新知识是由旧知识演变和发展出来。并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发现能力。但是在对旧知识进行迁移时,要注意新旧知识间的逻辑关系,不能为了迁移而迁移。
四、故事导入
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名人轶事、历史典故、趣味数学题等,把学生代入到教师设置的背景中,引出与新知相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解决问题,从而展开教学活动。在讲述故事等实例时,注意氛围的营造以及语言的生动、准确性,针对新知讲述重点,时间不宜过长
例1.“乘法分配律”:讲述发生在森林农贸市场的故事:“小兔去卖葱,售价是每500克1元钱。狡猾的狐狸来买葱,它要求小兔将葱叶与葱白分开称,以葱叶每500克3角、葱自每500克7角计算。小兔想想3角加7角还是1元钱不少,于是就答应了结果吃了大亏。”教师让学生思考狐狸搞了什么鬼花样,当学生迫切想知道为什么时教师就可以展开教学活动,学生在问题的牵引下,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无论是哪种形式的新课导入都必须起到点燃学生思维火花的作用,导入得成功与否就是看一上课能否吸引住学生,在较短时间内使学生大脑兴奋起来,思维活跃起来,在迫切求知的心情下进入新课。同时导入做为一堂课的开始,时间的分配直接影响新授环节,切不可本末倒置。
总之,导入无论采取什么样的具体方法,都离不开趣味性、知识性、科学性和启迪性,都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自然的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