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沟通》马歇尔 卢森堡 第5期 日期5/21
————————
第七章 用全身心倾听
————
印象最深的部分
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1)
先生: “跟你说有什么用?你从不好好听话”
妻子:“你感到不高兴,是因为你觉得我不理解你?”
换一种表达:“你感到不高兴,是因为你想得到理解和支持?”
两者的区别在于,后者关注对方需要什么,而前者关注我做错了什么。给他人反馈,提供尽量具体的反馈。
“你说的是什么事?”
“你的心情如何”
“你希望我怎么做?”
这些表达看起来很直接,但并没有体会他人。给人的感觉像是心理咨询师在帮助客户,容易产生距离感。并不是获取信息的有效方式。
换一种表达:
“上周三我不在家,你说的是这件事吗?”
“你很灰心?你希望得到肯定?”
“你是不是想请我帮你预定酒店?”一个人情绪很激动时,一般都会期待得到他人的反馈。
有时候我们认为受到攻击,实际上,那些话只是他人表达需求和请求的方式。如果意识到这一点,我们就不会认为自己的人格受到伤害。更不会把对方的话当成攻击,而是去注意对方的感受和需求。
你越是留意自己内心的声音,就越能够听到别人的声音。一旦我们能够敏锐的察觉并照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我们就有能力迅速调整好状态,来倾听他人。
如果做不到,文中提供了两个选择:
(1)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求。
(2)大声的说出自己的请求。
(3)换一个环境,我们需要时间和空间来调整状态,等平静下来,再回来。
与现实的联系
- 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其实并不是容易。
文中举了一个例子:
妻子和重病的丈夫,一开始来咨询。妻子抱怨的是护士不是一个好护士,沟通下来之后,发现妻子抱怨护士为了不让丈夫的心跳太快,很少让丈夫去运动。实际上她担心丈夫的健康,万一丈夫走了,她一个人会感到很凄凉。后来还提到和女儿的关系不亲密,实际上她最深的感受是,在现在这么困难的时候,身边却没有可以说话的人。
通过这样一层层分析,妻子是希望在这个时候,她和丈夫能相互扶持共度难关。她的需求是:希望加强和丈夫的联系。
最后妻子明确的说出:“请你用刚刚的方式跟我丈夫谈谈,我想要了解他的心情和想法”。
这点给我很深的触动,最近项目比较紧,有很多时候我跟身边的朋友抱怨,其实发泄情绪是,这根本没什么用,如果能明确说出自己的需求,需要得到帮助以及什么样的帮助,这才能解决问题。少抱怨,多去发现自己的需求,并明确的表达,才更有可能得到解决,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