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国庆中秋“双节合璧”,巨量游客出行,随之而来的不仅仅是旅游业的繁荣,许多城市的宠物寄存行业也火爆了起来。不只是宠物店、“宠物酒店”几乎爆满,在很多的居民楼内还出现了“家庭寄养”。但是在宠物寄存发展的背后,防疫和监管隐患也暴露了出来。
根据北京青年报的报道,不少宠物店没有兽医专业技术人员,也不能对宠物进行体检,而对于宠物寄养的相关资质和监管规范,国家层面并无统一规定,但各地动物防疫部门出台的条例里,会对这一服务提出具体的要求。例如《北京市动物防疫条例》第四十二条明确规定,动物诊疗机构不得在动物诊疗场所从事动物交易、寄养活动;其第四十三条规定,从事动物寄养活动,应当符合以下包括“有兽医专业技术人员;有相应的消毒、废物处理或者暂存设施设备;有与其服务规模相适应的隔离饲养器具和动物活动空间;有完善的动物防疫管理制度”的条件。那么当下许多宠物寄存商家是不具备宠物寄存资格的。
大量的宠物寄存需求和当下低质量的宠物寄存条件的矛盾带来了许多安全隐患。首先,对于那些宠物医疗设备不完善的寄存点,他们没有能力对患病宠物进行及时的治疗,那么一些具有传染性的疾病就可能在寄存点内扩散,甚至是更大范围地蔓延。而这种情况对于藏身于居民楼内的家庭寄养点就更是具有威胁性,家庭寄养点环境相对封闭,并且人口相对密集,这就对宠物寄养点的医疗卫生条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宠物管理条件不合格的寄存点,大量的宠物聚集不仅对宠物本身的安全带来隐患,它同样会引起卫生问题和公众安全问题,这对附近居民的威胁无疑是极大的,尤其是靠近居民点和居民楼内的宠物寄存点的监管不足很可能会对居民人身安全造成危害。但是,许多的宠物主人为了图便利和便宜,又鉴于专业宠物寄存点的爆满,他们更愿意或者不得不将宠物寄存在家庭寄养点内,宠物寄存安全实在堪忧。
宠物寄存行业的发展已势不可当,急需政府的严格监管。如今,一到国庆等假期许多城市的宠物寄存需求就远大于寄存点的供给,使许多的家庭寄养点等严重不符合要求的寄存点有机可乘,对宠物和公众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政府需要加大对正规宠物寄存点的扶持,严格对寄存点的具体要求,引导产生足量的、适应大众需求的、高质量的寄存点。同时,大力打击非法经营,以杜绝因非法宠物寄存而造成的危害。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部分宠物主人的素质仍待提高,只有人们自觉对自己的宠物负责、对大众负责,向非法宠物寄存点说不,才能从根本上断了非法宠物寄存经营者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