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在开启《情绪日记》文集的时候,是想把每天的情绪都记录下来,当做探索自己的生命轨迹周期。但在施行过程中,我却发现那些较为体面的情绪很容易被表达出来,而一些连自己都不乐见的情绪,被我悄悄的抹去了。不记录,就好像没有发生过。今天,我意识到这是一种“残缺”的认知,不论是对“客观记录”本身,还对自我的认识。
就像,我的行事历中总是记录着做了的事情,对于原本该做却未完成的事,不会明确列出。所以,大脑总看到“完成”的喜悦感,而对于反复没做好,然后放弃掉的事情选择忽略。
这样做的后果是,一段时间过后,会产生出某种“空虚感”,回想自己如果当初做了下来,现在的心情会不会也是“完成”后的满足感?
其实,对于没能达成自我预期的失望和逃避的心情,不难理解。尤其,当一天结束,迟迟不愿睡去,想着原本该做的事情并未完成,但又拧巴着难以驱使疲惫的身心进行“严肃”的“任务通关”,只剩下挂空挡踩油门,只要内耗的感觉,整个人觉得失败极了。这个时候,如果拿出本来记上一笔,简直是对自己的二次审判和用刑。所以,往往在这个时候“放自己一马”。
但接下来的日子,会逐渐感到“出勤率”在明显下降,即使并没有明确的数据指向这一点,自己却很清楚。于是开始新一轮的“觉醒”。
今天在读《这才是心理学》时有一句话,对我的以上描述可谓“对症”。里面说:“为了减少错误,就必须接受错误。”
是这个道理,如果做一道数学题,没有接受它的错误,意味着没有吸取产生错误的原因、教训,在下一次遇到同类型题时,仍会以旧的、错误的思维解题,答案不可能是正确的。
当我不能坦然接受自己的错误、短板、不作为时,不能保证在新一天做出正确的选择。毕竟一天中很多行为来自于“惯性”,对那些一贯坚持“自律”的人而言,同理。
接受自己,包括错误。对他人习惯于“报喜不报忧”,这让我们对待自己也养成了相同的习惯。但这对于一个完整的自我是无益的,尤其如果不能接受自己不好的一面,又怎么叫做有“完整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