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练字这条路上我遇见了很多故事。
我在3岁上幼儿园的时候,我清晰地记得,有一天大人们给了我一个方格本,一群大人们围着我看着我写字,只写三个字——吴春燕,在长辈们热忱注视下,我几乎写了满满一页“吴春燕”。后来我觉得我写得最丑的三个字就是我的名字了,还停留在幼儿园阶段。
小学一年级,为了让我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我就被送到了姨妈家。姨妈家的表姐每天都最少练一个小时的书法,我也经常坐在旁边看着她练字。虽然我不曾跟着一块练字,耳濡目染,也大概能够知道基本笔画的规范写法。但是练字和不练字,气质和性情上真的是天壤之别,练字让姐姐变得温文尔雅,知书达理,而我却急躁易怒,冲动爱玩。
到了小学六年级,遇到了一个很智慧的语文老师,他让我们每天都要练字——写字帖,每天固定时间全班都安静地练字,字迹工整是老师对我们最基本的要求。这个方法确实规范了我的书写,但是缺点就是我总是一笔一划地写字,书写速度比较慢。
到了初高中,需要大量写字,急需提高书写速度,可是我依然改不掉一笔一划地写字,学不会连笔写。只要一写快,我的字就变得很丑。在跟爸爸交流的时候,他告诉了我他的故事:在他刚工作的时候,因为他写的字很丑,所以大领导跟爸爸的直属领导说,这个年轻人写字真的太丑了,把他调去别的岗位吧。可是他的直属领导帮爸爸说了话,说给点时间,相信爸爸一定会把字练好的。之后爸爸就每天都练字,他说他的方法就是临摹字帖,最重要的是把每一次写字都当作练字,后面字就越写越好看了,也就没有人再说过他的字丑了。在讲完故事之后,爸爸把珍藏的一小本字帖送给了我,就一巴掌那么大,绿色的硬皮,里面的每一个字都很漂亮,我觉得好珍贵,我想这就是传承吧!爸爸让我相信我的字也是可以写好看的。
后来断断续续地练字,我一直觉得我自己没有什么太大的长进,但是只要是很久没有见到我的朋友,都会说我的字比以前好看了,看来有时在自己眼里没有进步的事情,也再悄悄地起作用,可是自己却因为看不到希望而悄悄地放弃了往前走。
当了老师之后,知道老师的书写对于学生来说是起到示范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而我们团队的伙伴,只要一段时间不见,就会发现她们的粉笔字漂亮了许多,真是非常佩服。但是最撞击我心灵的就是省教培院的吴院长,当我看到他的书法,他写的粉笔字,内心无比的钦佩。不单单吴院长身上有那种儒雅的气质,他写的每一个字很有气质,真的是喜欢得不得了。回来兴冲冲地买了很多的毛笔用具,兴冲冲地要去跟着姐姐练书法,可是被工作和学习绊住了手脚,无法做到每天练习毛笔。只好改成练习硬笔字,时间稍微要自由一些。于是,我报了一个九十天的硬币书法班,决定每天都练习。无论无何,我都要把字写好。
这些小小的故事,让我明白了:
1.真正练书法的人,都有着儒雅气质;
2.提笔即练字,把每一次书写都当作练字;
3.坚持练字,你写的字终究会有进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