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如何通过两个月来掌控跑步习惯的?

跑步是我今年年初的目标,但是直到近两个多月,才算坚持下来,形成习惯。

截至今天,我已经坚持连续跑步70天,共约38小时,300公里。虽然成绩不理想,但难得的是,跑步已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身体的一部分;如果某天不跑步,就会感觉像少些什么似的,所以,有时候宁愿选择跑步,也不骑车或坐车。

首先,你必须把自己想象成跑者或跑步达人。这是身份认同,从身份层面界定自己,然后你就会想着,关注跑步的过程,采取哪些行动,以达成跑者的身份。跑者,不会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会因为天气下雨而停止跑步,这些都会成为你坚持下来的理由。

其次,创造条件,让跑步变得易行。我是计划去晨跑的,所以先是要早睡,睡前告诉自己,明早起来几点去跑步,大脑里有了明确的、确定性的概念后,早起变得容易起来。再就是备好第二天的衣服、鞋子等,以免早起后找东找西、影响跑步的进展。还有就是让家人或朋友监督你,人总会有想偷懒的念头,适时的提醒与敲打,会引导跑者继续前行;要坚信完成比完美重要,早晨跑不了,就上午下午或晚上跑,关注完成的次数,而不是追求超越自我的强度与震撼人心的数据。

再者,关注跑步的过程。我倾向于在跑步时只是跑步,去感受跑步时的呼吸、心跳、摆臂、步伐等,因为跑步本身的意义就在于跑步,如果跑步时听歌听课,虽然能有另外一种轻松感或收获感,但其实是在走弯路,在远离跑步本身。这源于曾国藩的“尚拙”,我就是笨笨的跑,傻傻的跑;还有《跑着思考》提到的,跑步的意义和价值在于跑步本身

当然,记录跑步时的所看所思所想,也很重要,它能让你再次意识到你是个跑者,你在不停地跑步,不停地思考。

以上就是我这两个月以来,如何掌控跑步的习惯的,希望对想跑步的你有所启发或帮助。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