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亲生后母”?很多家长内心非常爱孩子,却又喜欢把自己的主观意识附加在孩子身上,由于观念陈旧,方法错误,好心办了坏事,明明想为孩子好,但却造成了反效果。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亲生后母”现象。
01
“亲生后母”现象的具体表现
亲生后母”现象主要有哪些不好的表现?会给孩子带来哪些不良影响?媒体曾报道过一些比较极端的例子,有的亲生父母,因孩子的不听话,或成绩差,就把孩子打得遍体鳞伤,甚至能把孩子打死,这是最极端的“亲生后母”。
在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就是陪伴问题,孩子小的时候,一些父母多以工作忙、需挣钱、没时间等理由,长期不在孩子身边,或即使和孩子在一起时,也是不停地打电话、看手机、玩游戏等,种种行为表现出对孩子的漠视,会让孩子的心灵受到伤害。
还有的家长,包办孩子所有的事情,孩子都上一二年级了,早上醒来,操心的“亲生后母”还要为孩子穿衣,挤好牙膏、打好洗脸水、盛好饭、收拾好书包……结果等孩子上中学、上大学了,还是没生活自理能力,被同学嘲笑,自卑、怨恨由此产生。
这些典型的“亲生后母”现象,给孩子最终带来的都是苦恼、茫然不知所措。
02
如何远离“亲生后母”现象?
陕西家庭教育研究会副会长、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刘少梅教授认为,好父母是学出来的,家长们要不断交流、学习一些好的教育观点,并从自身做起,做最好的自己,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各种生活习惯、学习习惯、阅读习惯的养成中做好榜样,才会远离“亲生后母”现象,把孩子培养得健康、阳光。
【多陪伴、善沟通】
成长期的孩子们很需要父母的陪伴,很多父母能够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但是在精神方面的关注却少了很多,这样的孩子往往心灵比较脆弱,缺乏安全感。
关注和陪伴孩子,并不一定要时时刻刻陪在他身边。其实陪伴很简单,比如晚饭就是全家共聚的好机会,睡觉前的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也是亲子交流沟通的好时机,家长可以利用这些机会聆听孩子的心声,听听孩子这一天在学校经历的有趣的事情,这样既了解了孩子的心声,也陪伴了孩子。
真正的陪伴是营造出和谐氛围,和孩子平等交流,能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不管是学习、玩乐、阅读,都非常快乐!
【好习惯让孩子终身受益】
培养孩子的各种好习惯,将会让他受益一生。这些好习惯,包括生活习惯、行为习惯、道德习惯、阅读习惯、学习习惯、交往习惯等。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家长们要从自身做起,不要车窗抛物、随便丢垃圾、闯红灯、公共场合不大声说话、公交车上主动让座等,孩子自然会跟着家长养成好的行为习惯。
生活习惯贯穿在家庭生活当中,重要的原则就是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保证孩子日常生活规律性,家长不要包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