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三星堆有关的彝文、藏文和越南博物馆馆藏金书文共一千一百多种文字被示为巴蜀图语或符号
文/狼烟诗影
中央1台(古蜀记·再续华彩)中国专家认为蜀地有文字符号1100多种,因为目前不认识,被界定为“巴蜀图语或符号”。在越南博物馆馆藏“金书”中,里面的文字和三星堆出土的玉板画后面的文字,和三星堆文字符号是同一种类型。
如果说古蜀符号有1100多种,为什么就界定为文字?为什么国家不愿意把古蜀符号巴蜀图语公开界定为中国最古老的文字呢?可能和周灭商后,周王朝三次构建修改历史是一样的考虑?本来出生地在四川古蜀的盘古、神农、伏羲、黄帝、嫘祖、炎帝、颛顼、尧、舜、禹等夏、商等历史人物,被移到陕西、河南、安徽、山西、河北、山东的这一过程有关系。比如今天我们百度搜索上古历史人物,他们基本上出生地在全国就有六七个。这也和《中国文献通考》所记载周人通过三次构建历史是一样的。同时,我们今天看到的《前三皇五帝》《中三皇五帝》《后三皇五帝》就是周王朝三次修改构历史形成的。不过,《尚书·禹贡》同时也记载了“人之先民来自昔。”关于最上古“昔”人在哪里?近代专家认为黄皮肤黑头发人种就是“昔人”。中国先民可能发源地在河北一带。但是河北不具备人类发源地的地球温度条件,冬天零下二十度,生存下来的理论不成立。郭沫若认为,“人之先民在昔”应该在蜀。今天四川有邛崃市和大邑县,有“䢺江河,”䢺江在上古为“昔水,”有“昔人。”后演化为“䣢水”“䣢国”“䣢人”。再后为濮水、布濮水、䢺江这一过程。故,“人之先民在昔”应当如郭沫若所言,人之先民起源地在四川。关于对中国历史上“黄帝”的记载,周王朝认为,黄帝、炎帝来自于古羌人,而古羌人来自于“百濮”;故周人记载,一支百濮进入青藏高原西北部,形成古羌、戎、狄、义渠等民族。一支百濮进入青藏高原内部形成藏族;一支百濮进入渭河流域,形成华夏民族的祖先。从“文献通考”这样的记载,就近一步说明中华民族的祖先来自于“百濮”是铁定的事实了!那么,百濮来自于哪里?而百濮刚好来自于四川邛崃、大邑这一地界,这里有两条古濮水,布水和仠濮水,这里孕育最上古“昔人”“䣢人”“濮人”一万多年前这里的古濮人分化成一百多个部落,史称“百濮。”诸多证据证明:神农、黄帝、嫘祖、炎帝、昌意、颛顼、尧、舜、禹出生地就在成都平原,也给了文献记载一个证据。比如《山海经·大荒西经》说黄帝六世孙“重及黎”被令其“犁邛地下,”说明在邛崃这一地界。也是成语“黎民百姓”的来历,也证明黄帝家族世世代代生活在“邛地。”,另有炎帝的女儿“邛”嫁给黄帝做第三妃,被尊为“讳邛”这个记载,近一步证明炎帝当时就生活在邛崃一带,所以,炎帝女儿名字叫“邛”。黄帝也应该在离邛地不远,在黄帝的二十五个儿子中,黄帝和炎帝之女“邛”生的儿子多得10个。历史告诉我们,我们是炎黄子孙,这也是“炎黄子孙”成语的来历。今天,我们在邛崃、大邑、崇州三地可能看见被人们称为“孙姬”的众多古墓,为上古“孙姓”和“姬姓”的坟墓。这也说明黄帝家族当时姓“孙”,后为“姬姓”也。这一地区称为“孙姬墓”。周武王家族也来自于“姬姓”。周王室也认为他们是黄帝的后裔。从这些文献中我们发现,邛崃“邛”字的来历可追溯到三皇五帝之前。如“邛邛神兽”的出现在古邛崃有几万年的历史记载。古籍记载“邛邛:色青而似马。”三星堆在四川广汉市,和崇州市、大邑县、邛崃市紧连,于是,中华民族启源和证据理论非常充分,也符合文献记载。另有古籍记载,在成都平原,有三处古宗庙埋藏坑。在古代的“墟”为被毁“宗庙”埋藏之地。故有“包墟”、“岷墟”、“震旦墟”的这三个宗庙埋藏坑,目前已经找到两个,就是今天的“三星堆”和“金沙遗址。”还有一个没有找到。“包墟”为“包牺墟”“包牺”在古蜀为“包牺氏”。中原历史称“伏羲氏”。未来,随着古遗址的不断发现,出土器物和古文字越来越多,古蜀历史将有更多的证据能证明黄皮肤黑头发人种的起源地在四川。
作者/狼烟诗影,四川邛崃市人。曾用多个笔名著有诗歌,小说,散文,散文诗数百篇,古体诗,填词两千多首。笔名有:狼烟诗影,田子,哥哥在写诗,温柔一剑,老大,风中孤影,风中流浪……等。作者真实姓名暂时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