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我思故我在,这其实是我坚持做自己之后的一个笃定选择。之前我完全不是这样的人,借用心理学的一个名词,“讨好型人格”是我过往人生的常态。从原生家庭理论去追因,无非是我从小跟着祖父母长大,后来回到父母身边,为了争取陌生权威的爱而调整了生存姿态,久而久之便形成了“讨好型人格”。
讨好型的人格,总让我觉得对别人的情绪有责任。妈妈不高兴是不是因为我没做家务,爸爸发脾气是不是因为我成绩差,老师不满意的学生里肯定有我,同学冷冷的态度大概是我说错话了,领导的批判会我经常会对号入座,朋友的无理请求我也不好意思拒绝。更不要说大家直接表达出来对我的意见,无论对错,我都深感自责。这样的性格底色,让我的言行十分拘谨,总是小心翼翼的顾及别人的感受,从而导致了自己长期心累和委屈。直到2017年的某一天,我听到武志宏老师说:生命的意义中终究为了活出你自己,我的眼泪突然决堤,就为这一句话,我在深夜哭了很久。时至今日,它也常常响在我的耳边。
当我尝试着坚持做自己,我开始变得自信。今年九月份一天,有个朋友请我帮忙去参加一个重要的会议,由于参会需要凭证入场,头一天的晚上我和被帮忙的一方联系人再三确认了会面时间。我住在市区,会场设在开发区,由于担心早高峰堵车,我第二天早上早早的打车赶过去,比约定的时间提前了一个小时便到达会场门口,而联系人从市区赶过来时却遭遇严重堵车,比约定的时间晚了半个小时才到,为此我穿着一双高跟鞋在会场门口足足站了一个半小时。见面时,对方领导深表歉意:非常抱歉,让您多等了半个小时。若是原来,为了对方能让对方减少自责和避免自己看起来傻里傻气,我绝不会将早到的一个小时说出口。毕竟参会是对方的要事,而早去是我自己的决定。但那天我却开口回到:我住在市区,为了避开早高峰堵车,我在八点之前就到了,并报以微笑。这时对方的一行人纷纷上前和我握手并表示了歉意。若是之前,我肯定会对自己的严谨刻板和一丝不苟进行一番嘲笑,并警告自己做人不能太实诚,否则除了自己受累也会让别人尴尬。但那天我坦然的表达出自己,我预判了堵车的问题,严格遵守了时间,履行了对朋友的承诺,真诚的对待他人,这些都是作为一个人高贵的品格,我应该引以为荣并坚持自己,而不是因为别人的疏忽而动摇信念。说出事实的那一刻,不仅让我的内心更加舒展,也让我给对方的印象更加鲜明。
自从我有意识地活出自己,人际关系也悄然发生着改变。有一天婆婆大人特意找到我说:你那天在书法群里的发言,我特别想给你点赞,看你平时在群里沉默寡言,关键时候却能发声,而且说的特别好。事情的前因是女儿的书法班因为更换场地要涨学费,明明大家心里都不愿意,平时叽叽喳喳的群里却没一个人质疑,而我在这时候委婉的表达了不满,也没伤了和气。这是我成为人家儿媳妇后受到婆婆发自内心的最真诚的赞美,这时我才发现,我之前因为家庭琐事的一再忍气吞声,换来的只是婆婆的诸多不满,而如今我在群中的登高一呼,却让婆婆连连肯定。原来让老人家恼火的并不是我们意见相左,而是我们意见相左时,我的一言不发。由此可以推想,若有一天我们有机会大吵一架,应该能够吵出更深厚的感情来。
当然,坚持做自己,除了让我们更加自信,更多的时候并不一定会让他人更加喜欢你,甚至可能会让有些人讨厌你、敌对你。但这些人之前对你多半是无感的,一旦你的个性鲜明起来,才会引起他们特别的注意,可即便是他人的敌对,难道不比无感更好吗?这样至少说明你活的生动。不管怎么样,我们都应该看到一个事实:即使再完美的人,也会有人喜欢他,也会有人不喜欢他;即使再差劲的人,也会有人喜欢他,也会有人不喜欢他。唯一不同的是:完美的人,喜欢他的人可能多一点,不喜欢他的人可能少一点;而差劲的人,喜欢他的人可能少一点,不喜欢他的人可能多一点。可见大多数的我们,既不那么完美,也不那么差劲,所以也会有人喜欢我们,有人不喜欢我们,而且两边人数的差距应该没有明显悬殊。但是,但是,坚持做自己,喜欢你的人中多了一个重要的人,那就是你会喜欢你自己,这不才是更有意义的吗?坚持做自己,你会喜欢你自己,这其实才是更有意义的。所以,让我们坚持做自己,并真实的表达自己。